[实用新型]一种弃渣场桩垛挡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9204.0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民;舒东利;张涵;朱麟晨;廖余;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27/12;E03F5/00 |
代理公司: | 51221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弃渣场 弃渣 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重要设施 桩基础 坡脚 邻近 生命损失 周边设置 截水沟 电塔 盲沟 坡面 铁路 居民区 安全 保证 公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弃渣场桩垛挡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弃渣坡面坡脚处的混凝土垛,以及在所述混凝土垛上设有的若干个桩基础,所述弃渣坡面的周边设置有截水沟,且所述弃渣坡面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条渣底盲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弃渣场坡脚位置设置桩基础与混凝土垛加强挡护结构,有利于保证弃渣场的稳定性,降低对下游铁路等重要设施的影响,间接地减少了弃渣场滑塌造成的财产、生命损失,为邻近居民区、公路、铁路、电塔等重要设施的弃渣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弃渣场及邻近设施的安全,使弃渣场的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弃渣场桩垛挡护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弃渣场相关规范要求,弃渣场与重要基础设施之间应留有安全防护距离,距离下游居住区、公路、铁路等重要设施安全防护距离需大于1~1.5倍堆渣高度。一般情况下是不宜在邻近重要建筑物上游选址弃渣,但由于部分地区弃渣场选址困难或其它原因,也存在较多不得不在邻近重要建筑上游进行弃渣的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保证弃渣挡护结构的稳定性。弃渣场挡护结构一般采用浆砌片石或者素混凝土挡墙,由于施工过程中弃渣未按要求堆弃并夯实、未清除表层覆土等原因,运营期间弃渣场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特别是下游邻近重要设施时,一旦弃渣场挡护工程破坏,发生弃渣场失稳滑塌,将造成严重经济、生命损失,社会影响极大。因此在已施工完成的弃渣场如何加固挡护工程,或者新建的弃渣场如何加强挡护工程设计,是急需解决的工程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弃渣场桩垛挡护结构,为邻近居民区、公路、铁路等重要设施的弃渣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弃渣场的稳定性,保障重要设施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弃渣场桩垛挡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弃渣坡面坡脚处的混凝土垛,以及在所述混凝土垛上设有的若干个桩基础,所述弃渣坡面的周边设置有截水沟,且所述弃渣坡面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条渣底盲沟。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弃渣场坡脚位置设置桩基础与混凝土垛加强挡护结构,有利于保证弃渣场的稳定性,降低对下游铁路等重要设施的影响,间接地减少了弃渣场滑塌造成的财产、生命损失,为邻近居民区、公路、铁路、电塔等重要设施的弃渣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弃渣场及邻近设施的安全,使弃渣场的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混凝土垛采用C20现浇素混凝土,施工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桩基础之间间隔3m-7m,以保证足够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桩基础的数量为4-8个,以保证足够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桩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不仅施工方便,且可不受机械数量的限制,所有桩基同时进行施工,大大节省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桩基础的横截面积为2m2-5m2,以保证足够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弃渣坡面为阶梯型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弃渣场坡脚位置设置桩基础与混凝土垛加强挡护结构,有利于保证弃渣场的稳定性,降低对下游铁路等重要设施的影响,间接地减少了弃渣场滑塌造成的财产、生命损失,为邻近居民区、公路、铁路、电塔等重要设施的弃渣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弃渣场及邻近设施的安全,使弃渣场的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弃渣场的典型横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弃渣场的纵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9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隧道用疏导止水带
- 下一篇:一种危险品货物堆场工程的防渗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