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供热风回收功能的火力发电厂自然通风空冷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8609.2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9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侯宪安;石俊昭;颜新宇;王普育;严力;宋江文;姚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文权<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冷塔 空冷换热器 自然通风 本实用新型 冷却塔 大直径管道 锅炉送风机 火力发电厂 热空气通道 系统经济性 冲洗机构 垂直排列 立体空间 热风回收 热风通道 传统的 外周圈 地下 风机 废热 环板 热风 横穿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供热风回收功能的火力发电厂自然通风空冷塔,空冷换热器垂直排列在自然通风空冷塔的外周圈;地下热风通道从空冷换热器基础至冷却塔环板基础之间穿过。与传统的进出塔大直径管道横穿空冷换热器的空冷塔布置比,本实用新型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空冷塔的地下立体空间,在不影响空冷塔周围空冷换热器布置与数量、不影响空冷塔的功能性和适用性、不影响空冷换热器冲洗机构运行的前提下,为锅炉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吸取来自空冷塔内的热风提供有效的热空气通道,达到利用空冷塔内废热、提高系统经济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及工业冷却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提供热风回收功能的火力发电厂自然通风空冷塔。
背景技术
常见的冷却系统采用自然通风间接空冷系统或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火力发电厂,自然通风空冷塔塔外冷空气流经间接空冷散热器或直接空冷凝汽器 (统称:空冷换热器)换热后,气温升高,温升幅度可达25~30℃,热空气中蕴含着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几乎未得到任何利用排入大气中,资源浪费巨大。
对火力发电厂而言,为了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一般需要在锅炉送风机和一次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暖风器(空气温升设计值30℃左右),利用高品质的蒸汽加热进入锅炉空气预热器中的空气。因暖风器需要消耗高品质蒸汽,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整体热效率,经济性较差。
如果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吸风口吸进的是来自空冷塔的温度较高的热空气,则在进入锅炉的空气温升相同的条件下,会显著降低高品质蒸汽的消耗,变塔内废热为有用热,提升系统的整体热效率,达到提高系统经济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热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供热风回收功能的火力发电厂自然通风空冷塔,在不影响空冷塔周围空冷换热器布置与数量、不影响空冷塔的功能性和适用性、不影响空冷换热器冲洗机构沿环向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布置出塔热风回收管路,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空冷塔的地下立体空间,为锅炉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吸取来自空冷塔内的热风提供热空气通道,达到利用空冷塔内废热、提升系统的整体热效率、提高系统经济性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供热风回收功能的火力发电厂自然通风空冷塔,包括自然通风空冷塔、布置在自然通风空冷塔外周的空冷换热器、设置在自然通风空冷塔内部的进风塔和布置在自然通风空冷塔底部的地下热风通道;所述的进风塔底部与地下热风通道连通,地下热风通道出塔之后与塔外厂区架空或埋地热风管道连通。
所述的自然通风空冷塔包括冷却塔斜支柱和塔筒,冷却塔塔筒设置在冷却塔斜支柱上;
所述的空冷换热器设置在冷却塔斜支柱外侧,空冷换热器的顶部至冷却塔塔筒之间布置有展宽平台;所述的空冷换热器包括空冷换热器基础和设置在空冷换热器基础上的空冷换热器设备;
所述的地下热风通道从空冷换热器基础与冷却塔基础之间穿出至自然通风空冷塔外。
所述的进风塔的横截面外轮廓为圆形或非圆几何形状,材料为金属结构或非金属结构。
所述的进风塔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部支撑柱、不透风围护墙、带安全格栅的进风窗和进风塔顶板。
所述的自然通风空冷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空间薄壳结构,或带围护蒙皮的单层、双层或多层网壳钢结构,或索网蒙皮结构。
所述的空冷换热器为垂直布置的间接空冷散热器或直接空冷凝汽器。
所述的地下热风通道为钢筋混凝土地下或半地下结构,其包括地下热风通道底板、地下热风通道外侧墙、地下热风通道顶板和地下热风通道内部支撑柱;地下热风通道底板、地下热风通道外侧墙和地下热风通道顶板围成密封的管道体,地下热风通道内部支撑柱支撑设置在地下热风通道底板和地下热风通道顶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8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化水循环系统用高效冷却塔
- 下一篇:两级逆流联合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