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前端冷却模块、冷却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8251.3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0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姜明瀚;蔡文远;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毕翔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程器 前端冷却模块 散热器 发动机中冷器 中冷器 散热 发动机进气系统 冷却 发动机本体 进气系统 冷却系统 散热元件 车辆冷却系统 并列设置 冷却模块 申请 | ||
1.一种车辆前端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为一体的增程器中冷器、发动机中冷器、散热器以及散热元件;所述增程器中冷器、所述发动机中冷器和所述散热器并列设置;
所述增程器中冷器用于对增程器进气系统冷却;
所述发动机中冷器用于对发动机进气系统冷却;
所述散热器用于对发动机本体冷却;
所述散热元件用于对整个所述车辆前端冷却模块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将所述增程器中冷器、所述发动机中冷器和所述散热器集成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中冷器、所述发动机中冷器和所述散热器分别与所述框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元件包括多个第一风扇,为所述增程器中冷器、所述发动机中冷器和所述散热器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端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风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一风扇为所述增程器中冷器和所述发动机中冷器散热,另两组所述第一风扇为所述散热器散热。
6.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侧端冷却模块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冷却模块;
所述车辆侧端冷却模块包括集成为一体且依次重叠设置的第二风扇、控制器散热模块和增程器散热模块;
所述控制器散热模块用于为车辆的电控系统散热;
所述增程器散热模块用于为增程器本体散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冷却模块,所述电池冷却模块分别与空调制冷系统和发动机水暖系统连接,实现对电池进行加热和冷却双向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侧端冷却模块设置在车辆的驾驶室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采用无刷电子风扇。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82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