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液黄胶极耳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27927.7 | 申请日: | 2019-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5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殷世抒;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先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08 |
| 代理公司: | 44419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明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胶 切口处 无纺布 溢胶层 包覆 耳胶 上极 本实用新型 无纺布层 电解液 金属带 极耳 热压 电池安全性 电池漏液 上下两侧 使用寿命 防漏液 胶层 吸附 压合 粘贴 封装 流出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漏液黄胶极耳,包括金属带和极耳胶,所述极耳胶包括相互压合在一起的上极耳胶和下极耳胶,所述上极耳胶和下极耳胶的中部分别粘贴于金属带的上下两面,所述上极耳胶和下极耳胶均包括无纺布层和包覆于无纺布层上下两侧的PP胶层,所述极耳胶的两端具有分切口,所述分切口处通过热压形成有溢胶层,所述溢胶层包覆于分切口处的无纺布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极耳胶在分切口处通过热压形成溢胶层,使溢胶层流出包覆于分切口处的无纺布外侧,从而使极耳封装时无纺布与电池内的电解液隔绝,避免无纺布吸附电解液的情况,降低电池漏液风险,提高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液黄胶极耳。
背景技术
极耳是从锂电池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极耳在封装进电芯之前需要在极耳的封装处贴上极耳胶,从而避免电芯在封装处漏液。而在贴极耳胶时采用的是批量粘贴的方式,即通过极耳胶带将多个极耳金属带粘贴在一起,再对极耳胶进行分切,从而形成单个贴有极耳胶的极耳。现有的黄胶极耳,即无纺布极耳胶,在对极耳胶进行分切后,极耳胶两端的无纺布就会向外露出,从而在极耳封装入电池后使无纺布与电池内的电解液接触,造成电池漏液的情况,进而影响电池的质量,降低电池寿命和使用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防漏液黄胶极耳,其能避免黄胶极耳内的无纺布露出,避免电池漏液的情况,提高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防漏液黄胶极耳,包括金属带和极耳胶,所述极耳胶包括相互压合在一起的上极耳胶和下极耳胶,所述上极耳胶和下极耳胶的中部分别粘贴于金属带的上下两面,所述上极耳胶和下极耳胶均包括无纺布层和包覆于无纺布层上下两侧的PP胶层,所述极耳胶的两端具有分切口,所述分切口处通过热压形成有溢胶层,所述溢胶层包覆于分切口处的无纺布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带为铝带或镍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溢胶层与无纺布层上下两侧的PP胶层一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极耳胶的两端垂直伸出金属带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使极耳胶在分切口处通过热压形成溢胶层,使溢胶层流出包覆于分切口处的无纺布外侧,从而使极耳封装时无纺布与电池内的电解液隔绝,避免无纺布吸附电解液的情况,降低电池漏液风险,提高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极耳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极耳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传统的黄胶极耳分切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金属带 20、极耳胶 21、PP胶层
22、无纺布层 23、溢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传统的黄胶极耳在极耳胶20的分切口处切口整齐,极耳胶20内的无纺布22直接向外露出,这样的极耳在封装入电池后,容易出现无纺布22与电池内的电解液接触的情况,造成电解液漏液,降低电池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先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先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7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池簇并联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的极耳和盖板的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