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脑室引流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7767.6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6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套 标尺 柔性标尺 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板 滴壶 滑道 支杆 脑室引流支架 刻度显示 首尾相接 脱离状态 指示刻度 止动部件 拨动棒 固定套 可滑动 引流管 指示框 长孔 拨动 底座 锁定 显露 伸出 挂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室引流支架,包括底座;挂钩;支杆,包括标尺容纳腔和滑道;所述标尺容纳腔内设置有标尺固定板和首尾相接呈环状的具有刻度的柔性标尺,所述柔性标尺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标尺固定板上并经标尺显露孔将刻度显示,所述柔性标尺的一侧设置有横向伸出所述拨动长孔的拨动棒;以及滑套,套设于支杆上,包括滑套主体、设置于滑套主体一侧的用于固定滴壶的固定套、设置于滑套主体对应于所述标尺容纳腔一侧的用于指示刻度的指示框和设置于滑套主体对应于所述滑道一侧的止动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滑套能够快速的进行锁定状态与脱离状态的切换,便于调整滴壶或引流管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室引流支架。
背景技术
脑室持续引流是一种医学操作名称,适用于脑室内或颅后窝占位病变,呕吐频繁、身体衰弱、视力减退等严重颅内压增高者,可先作脑室持续引流,病情改善后再行造影和手术,术后仍须引流数日。为了精确获得一定时间内脑脊液的引流量,可采用带滴壶的脑室引流系统,脑室引流滴壶应高于患者外耳道10~15cm处或遵医嘱,脑室引流滴壶的固定高度对引流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脑室引流滴壶的固定高度过低会导致脑脊液过度引流,过高会导致脑脊液引流不畅。
目前传统固定脑室引流管的方式多是通过绳子或胶布将引流管固定在病床两侧的护板上,每次将病床连同病人的上半身抬起后,需要重新固定引流管,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引流管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脑室引流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脑室引流支架,包括底座,还包括:
挂钩,设置于底座上,用于钩挂引流袋;
支杆,设置于底座上,包括标尺容纳腔和滑道;所述标尺容纳腔竖向设置于支杆的一侧,所述标尺容纳腔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竖向的拨动长孔和标尺显露孔,所述标尺容纳腔内设置有标尺固定板和首尾相接呈环状的具有刻度的柔性标尺;所述标尺固定板的长边一侧与所述标尺容纳腔的内壁连接,所述柔性标尺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标尺固定板上并经标尺显露孔将刻度显示,所述柔性标尺的一侧设置有横向伸出所述拨动长孔的拨动棒;所述滑道竖向设置于支杆的另一侧,所述滑道上设置至少一列呈列设置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突出滑道表面或为凹陷;所述刻度从0厘米到18厘米并以0.5厘米为单位循环设置;以及
滑套,套设于支杆上,包括滑套主体、设置于滑套主体一侧的用于固定滴壶的固定套、设置于滑套主体对应于所述标尺容纳腔一侧的用于指示刻度的指示框和设置于滑套主体对应于所述滑道一侧的止动部件;所述固定套具有弹性;所述止动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滑套主体在锁定状态和滑动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止动部件包括卡合部件和操控部,所述卡合部件与所述限位部件相匹配,所述操控部用于操纵所述卡合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止动部件还包括固定架和弹性部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滑套固定连接,所述卡合部件为第一止退齿,所述第一止退齿和所述操控部为一体件且分别位于两端,所述一体件与所述固定架铰接,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铰接处,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单向齿条,所述单向齿条可与所述第一止退齿啮合;所述弹性部件按压所述第一止退齿,使所述第一止退齿与所述单向齿条啮合,实现所述滑套的单向锁止;按下所述操控部,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压力,使所述第一止退齿与所述单向齿条脱离啮合,解除对所述滑套的单向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止动部件还包括固定架和弹性部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滑套固定连接,所述卡合部件为第二齿块,所述第二齿块和所述操控部为一体件且分别位于两端,所述一体件与所述固定架铰接,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铰接处,所述限位部件为凹陷入支杆内部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第二齿块相匹配且所述固定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齿块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7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补偿式负压引流器
- 下一篇:一种胸外科积液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