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暂养池的臭氧杀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7397.6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3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汝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昌沅国通食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8;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池 臭氧管 池体 连通 抽水泵 抽水管 暂养池 臭氧杀菌系统 本实用新型 臭氧发生器 水循环管 出气孔 抽送 臭氧 体内 周壁 成活率 杀菌 鱼类 细菌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暂养池的臭氧杀菌系统,包括池体,池体的一侧设置有杀菌池,池体与杀菌池之间通过抽水管连通,抽水管上连通有用于将池体内的水抽送至杀菌池内的第一抽水泵,杀菌池的底部分布有臭氧管,臭氧管的一端连通有臭氧发生器,臭氧管位于杀菌池段的周壁上开设有出气孔,杀菌池与池体之间还设置有水循环管,水循环管上连通有第二抽水泵,使用时,驱动第一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将池体内的水抽送至杀菌池内,然后启动臭氧发生器,使得臭氧管通过出气孔向杀菌池内的水注入臭氧,通过臭氧与水的混合,对杀菌池内的水进行杀菌,这样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水中的细菌,从而提高暂养池内的鱼类的成活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暂养池的臭氧杀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循环水养殖系统因养殖密度、水资源可循环利用成为了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措施,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现代水产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鲜活的水产远程运输主要包括暂养和配送两个技术环节,暂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鱼的活性,让鱼适应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为后面的配送做准备。在一定的水体空间范围内,实现高密度暂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低温、高效的溶氧供给系统和良好的水质。鲜活的水产品经过 暂养后,可使得水产品排清粪便,结实肌肉、提升肉质和体质,以适应高密度、远程、长时间的运输环境,是鲜活水产品运输前的必然阶段。因此,暂养是提高运输成活率、提高水产品活力、保持肉质鲜美的重要环节。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6564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鱼类输送暂存系统及其暂养池,包括并列设置的多条水道,其中相邻的两条所述水道之间设置有隔板,每条所述水道内均铺设有增氧管,所述增氧管的进氧端与氧气发生装置相连通,所述增氧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氧口,所述出氧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水道内设置有氧含量检测器,用于检测水体中的含氧量,当含氧量低于阈值时氧气含量检测器将会开启阀门。在使用过程中,当检测到池内的含氧量过低时,启动阀门使出氧口打开,氧气发生装置产生的氧气经出氧口进入水道为暂养池内的水体供氧,从而使得暂养池具有较高的蓄氧量,提高鱼类暂养成活率。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暂养池内的水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容易滋生细菌,这样可能会影响鱼类的成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暂养池的臭氧杀菌系统,具有能够对暂养池内的水进行杀菌,提高暂养池内的鱼类的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暂养池的臭氧杀菌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侧设置有杀菌池,所述池体与杀菌池之间通过抽水管连通,所述抽水管上连通有用于将池体内的水抽送至杀菌池内的第一抽水泵,所述杀菌池内位于抽水管靠近杀菌池端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杀菌池的底部分布有臭氧管,所述臭氧管的一端连通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管位于杀菌池段的周壁上开设有出气孔,所述臭氧管上位于出气孔处设置有气液混合增强组件,所述杀菌池与池体之间还设置有水循环管,所述水循环管上连通有用于将杀菌池内的水抽送至池体内的第二抽水泵。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驱动第一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将池体内的水抽送至杀菌池内,此时抽送至杀菌池内的水将会先经过过滤装置,以将水中的杂物过滤掉,然后启动臭氧发生器,使得臭氧管通过出气孔向杀菌池内的水注入臭氧,通过臭氧与水的混合,对杀菌池内的水进行杀菌同时抑制水内藻类生物的生长,然后驱动第二抽水泵,通过水循环管将杀菌池内经过臭氧杀菌的水抽送回池体内,形成水循环,这样不仅节约水资源,且水在循环过程中经过臭氧杀菌,减少水中的细菌,从而提高暂养池内的鱼类的成活率;气液混合增强组件的设置用于使得臭氧能够与水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臭氧与水的混合率从而提高杀菌效果。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杀菌池内壁上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抽水管靠近杀菌池端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昌沅国通食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昌沅国通食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7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冷凝水回用替代中水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重金属污染防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