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原料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6309.0 | 申请日: | 201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5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肖璐;李学家;孙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金佰嘉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0 | 分类号: | B29B7/20;B29B7/82;B29B7/22 |
代理公司: | 34150 合肥三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原料 搅拌罐体 搅拌杆 搅拌罐 转动杆 壳体 体内 导热油 加热管 加热腔 本实用新型 垂直设置 交错分布 搅拌装置 空隙形成 驱动电机 阻力减小 内侧壁 内顶壁 内固定 胶状 粘附 加热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原料搅拌装置,涉及搅拌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垂直设置的搅拌罐体,且壳体与搅拌罐体之间的空隙形成用于储放导热油的加热腔,加热腔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开启加热管通过导热油对搅拌罐体内进行加热,避免注塑原料出现“胶状”现象,同时降低注塑原料粘附在搅拌罐体的内侧壁导致不易清洗以及造成注塑原料有所损失,开启驱动电机带动三个转动杆上的搅拌杆对搅拌罐体内的注塑原料进行搅拌,而第一转动杆上固定安装的搅拌杆与两个第二转动杆上固定安装的搅拌杆相互交错分布,从而在搅拌搅拌罐体内的注塑原料时,阻力减小,容易搅拌,节省一定的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具体是一种注塑原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现有的注塑用注塑原料搅拌装置存在搅拌效果不佳、搅拌速度慢、同时容易导致注塑原料出现“胶状”现象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注塑原料搅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原料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原料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垂直设置的搅拌罐体,且壳体与搅拌罐体之间的空隙形成用于储放导热油的加热腔,加热腔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底壁安装有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和两个第二转动杆,且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杆旋转的驱动装置,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对称分布在第一转动杆的两侧,第一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大齿轮,两个第二转动杆上分别固定套接有小齿轮,且大齿轮与两个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均延伸至搅拌罐体内并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搅拌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罐体靠近顶部的前端面开设有进料接口,且进料接口通过导管与壳体前端面固定安装的进料斗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罐体靠近底部的前端面开设有出料接口,且出料接口通过导管与壳体前端面固定安装的排料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与排料管上均固定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靠近顶部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加热腔添加导热油的注油管,壳体靠近底部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排出导热油的排污管,且注油管与排污管上均固定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用于对搅拌罐体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由驱动电机、转动轮一、传送带和转动轮二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内侧壁,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轮一,所述转动轮一通过传送带和转动轮二传动连接,且转动轮二固定套接在第一转动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安装的搅拌杆与两个第二转动杆上固定安装的搅拌杆相互交错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观察加热腔内导热油液位的液位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开启加热管通过导热油对搅拌罐体内进行加热,避免注塑原料出现“胶状”现象,同时降低注塑原料粘附在搅拌罐体的内侧壁导致不易清洗以及造成注塑原料有所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金佰嘉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金佰嘉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6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