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纱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3742.9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森秀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H5/74 | 分类号: | D01H5/7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 机械 | ||
1.一种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牵伸装置,分别具有对纤维束进行拉伸的辊;
多个辊轴,构成上述牵伸装置的上述辊;以及
第1联轴节,连结多个上述辊轴中的一个辊轴、和与这一个辊轴位于同轴上且与这一个辊轴相邻的另一个辊轴,
上述第1联轴节包括:
第1被插入部,插入有上述一个辊轴的端部;
第2被插入部,插入有上述另一个辊轴的端部;以及
第1板簧部,设置在上述第1被插入部与上述第2被插入部之间,
上述第1被插入部和上述第2被插入部经由上述第1板簧部而形成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板簧部呈矩形板状,具有上述辊轴的端部的外径以上的贯通孔,
上述第1板簧部的4个角部中的位于对角位置的一对角部借助第1螺栓而被固定于第1被插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气流纺纱装置,该气流纺纱装置利用捻回空气流对由上述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气流纺纱装置,该气流纺纱装置利用捻回空气流对由上述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外壳,该外壳具有收容上述第1联轴节的收容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外壳,该外壳具有收容上述第1联轴节的收容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外壳,该外壳具有收容上述第1联轴节的收容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外壳,该外壳具有收容上述第1联轴节的收容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联轴节在上述收容空间中以相对于上述辊轴的轴向的中央而在该轴向偏置的状态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联轴节在上述收容空间中以相对于上述辊轴的轴向的中央而在该轴向偏置的状态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联轴节在上述收容空间中以相对于上述辊轴的轴向的中央而在该轴向偏置的状态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联轴节在上述收容空间中以相对于上述辊轴的轴向的中央而在该轴向偏置的状态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辊轴的轴向上,在上述第2被插入部与上述收容空间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使得上述第1联轴节能够朝该内表面移动预定距离的间隙,
上述预定距离是上述一个辊轴的端部中的插入于上述第1被插入部的部分的轴长以上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辊轴的轴向上,在上述第2被插入部与上述收容空间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使得上述第1联轴节能够朝该内表面移动预定距离的间隙,
上述预定距离是上述一个辊轴的端部中的插入于上述第1被插入部的部分的轴长以上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37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