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连续墙阴角部位管涌封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3615.9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8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任宇;付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建筑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2 | 分类号: | E02D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戴仕琴;刘湘舟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墙阴角 部位 封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阴角部位管涌封堵结构,涉及建筑领域,包括连续墙阴角,所述连续墙阴角设置有封堵部,所述封堵部远离所述连续墙阴角的两个侧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续墙阴角的墙面贴合,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连续墙阴角的侧面竖直贯穿开设有固定杆槽,所述固定杆槽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高度,所述固定杆槽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续墙阴角底面的内部,所述固定杆槽的顶端连接有刚性牵拉绳,所述刚性牵拉绳与靠近所述固定部的所述连续墙阴角的侧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贴合紧密和防止沙土进一步流失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连续墙阴角部位管涌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管涌指的是在渗流作用下,土体细颗粒沿骨架颗粒形成的孔隙,水在土孔隙中的流速增大引起土的细颗粒被冲刷带走的现象。也称翻沙鼓水,涌水口径小者几厘米.大者几米,孔隙周围多形成隆起的沙环。管涌发生时,水面出现翻花,随着上游水位升高,持续时间延长,险情不断恶化,大量涌水翻沙,使堤防、水闸地基土壤骨架破坏,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
现在生活中的管涌封堵结构并不能在特殊的建筑部位发挥作用,尤其是建筑的阴角部位,往往因贴合不够紧密造成水流从封堵的缝隙中流出,大大降低了封堵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阴角部位管涌封堵结构,具有贴合紧密和防止沙土进一步流失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地下连续墙阴角部位管涌封堵结构,包括连续墙阴角,所述连续墙阴角设置有封堵部,所述封堵部远离所述连续墙阴角的两个侧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续墙阴角的墙面贴合,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连续墙阴角的侧面竖直贯穿开设有固定杆槽,所述固定杆槽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高度,所述固定杆槽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续墙阴角底面的内部,所述固定杆槽的顶端连接有刚性牵拉绳,所述刚性牵拉绳与靠近所述固定部的所述连续墙阴角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堵部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且所述封堵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放置仓。
优选的,所述放置仓的侧面开设有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放置仓的内部卷设有第一土工布和第二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土工布比所述第二土工布更靠近所述放置仓的体心,且所述第一土工布过滤颗粒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土工布过滤颗粒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抽水泵。
优选的,所述封堵部的顶面设置有水泵电源线出孔和水泵出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封堵部的两侧设置可将连续墙阴角和封堵部固定的固定部,该固定部采用拉锚支撑结构,能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且实施起来较为简便。
2.通过在放置仓的内部卷设有过滤能力不同的第一土工布和第二土工布,土工布对颗粒细小的粉土、粉砂、细沙可有效拦截,流失的沙土会粘附在第一土工布和第二土工布的表面,能够有效地防止封堵过程中的沙土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堵部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连续墙阴角,2、固定杆,3、刚性牵拉绳,4、固定杆槽,5、固定部,6、封堵部,7、进水口,8、放置仓,9、第一土工布,10、第二土工布,11、水泵电源线出孔,12、水泵出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建筑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建筑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3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