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3473.6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5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袁祥;胡必杰;林猛;郭玉宝;姚仁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墙处外 脚手架 结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点结构,拉结点结构包括结构外墙板、外脚手架、脚手短钢管和圆钢,所述圆钢的一端弯折成弯钩,所述圆钢的平直段沿中间位置弯折成呈90度的垂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弯钩位于圆钢的垂直段的底部,所述圆钢的水平段与脚手短钢管的一端相焊接,所述圆钢的垂直段埋设于结构外墙板内、且与结构外墙板内的结构钢筋相固定,所述脚手短钢管的另一端与外脚手架内的立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在结构剪力墙上洞,同时依靠圆钢的受拉和受压性能,可满足脚手架拉结刚性节点的要求,同时现场加工方便,施工操作上也比较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脚手架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剪力墙部位外脚手架拉结点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住宅建筑施工中,结构形式多采用混凝土剪力墙,有的外立面结构会被设计成全部采用混凝土现浇,即为了避免外立面砖墙与混凝土墙形成的接触面,而造成接触面收缩开裂和外墙渗漏。然而,这就对外脚手架的拉结点设置造成了困难,作为施工现场的一项重大危险源,外脚手架拉结点应采用刚性节点,常用做法是在结构楼层板边缘处预埋脚手短钢管,然后与外脚手架用短横杆连接,但是这种做法会造成外墙留洞过多,修补量大,尤其是对于外立面全部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板墙,今后容易造成外墙渗漏的隐患;另一种做法是在墙板外侧预埋钢板,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避免外墙板留洞,但是施工成本较高,对于预埋件的精度控制较严格,常见的会出现位置跑偏,并且短横杆一侧需要与预埋钢板焊接固定,脚手架上的焊接作业容易出现火灾隐患,以上做法在现场施工中也采用的较少。因此,需要找到一种可以避免外墙板留洞、又方便预埋的节点结构,以此来解决剪力墙部位外脚手架拉结点的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结构剪力墙外立面不方便设置拉结点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点结构。该拉结点结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剪力墙结构上产生预留洞口,因此不能采用预埋短钢管或穿塑料套管与剪力墙抱箍的形式,并且不考虑成本较高的预埋钢板等拉结形式,而采用一种预埋圆钢和短钢管焊接的形式与外脚手架进行连接,以此形成一种可靠的拉结节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点结构,其包括结构外墙板、外脚手架、脚手短钢管和圆钢,所述圆钢的一端弯折成弯钩,所述圆钢的平直段沿中间位置弯折成呈90度的垂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弯钩位于圆钢的垂直段的底部,所述圆钢的水平段与脚手短钢管的一端相焊接,所述圆钢的垂直段埋设于结构外墙板内、且与结构外墙板内的结构钢筋相固定,所述脚手短钢管的另一端与外脚手架内的立杆固定连接。
在本方案中,将外脚手架拉结点结构预埋在结构外墙板内,使得外脚手架和结构外墙板形成可靠拉结点,可以避免在结构外墙板上预留洞口,减少后期洞口修补和渗漏隐患,施工成本较低,同时现场加工方便,施工操作上也比较方便快捷。
较佳地,所述圆钢的直径d为16mm、长度为650mm,所述弯钩拉伸成平直段的长度为5d,所述圆钢的垂直段和水平段的长度相等。
较佳地,所述脚手短钢管的直径为48mm、长度为400mm。
较佳地,所述圆钢的水平段与脚手短钢管相焊接形成的焊缝高度为5mm、焊缝长度在双面焊缝的情况下不小于5d或在单面焊缝的情况下不小于10d。
较佳地,所述圆钢的垂直段与结构钢筋采用钢丝绑扎固定。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剪力墙外脚手架拉结点结构,可以避免在结构剪力墙上预留洞口,同时依靠圆钢的受拉和受压性能,可满足脚手架拉结刚性节点的要求,同时现场加工方便,施工操作上也比较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3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