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铙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2891.3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5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新声铜鼓乐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3/06 | 分类号: | G10D13/06;G10D13/00 |
代理公司: | 61255 西安匠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2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凸起 半椭圆形 乐器领域 声音集中 声音音调 竖截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铙钹。其结构包括圆形钹体、圆形钹体中央为凸起,凸起竖截面为半椭圆形。本实用新型具有声音集中,可发出单一声音音调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铙钹。
背景技术
铙钹是一种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由一对圆铜片组成,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钹巾(绸条等)用以持握。
铙钹的基本演奏法是用力对击,但也可以通过微妙的手法奏出不同的音响来。它一般用于音乐高潮处。另一种用法是将一片平吊于架子上,用鼓槌敲击,可以重击,获得响亮的有如飓风般或闪电的效果,也可以轻击或两棰滚奏,使人联想到水声,是中国独有的乐器。
铙钹的外形、尺寸与声调高低有很多种,管弦乐团多半使用直径35公分的铙钹(在我国京剧中有多种铙钹,最大的直径60公分,最小的直径只有5 公分),现多用于民乐演奏。
目前结构的铙钹存在以下缺点:
1、声音不厚重。目前结构的铙钹,其钹体中间的凸起内腔的竖截面一般为半圆形或小于半圆的圆弧形,即凸起不超过半球形,并且凸起的外圆半径与圆形钹体的半径比不超过1:2,其发音比较清亮,无法发出厚重的声音,在某些严肃的应用场景中,如丧礼等,声音会感觉不够厚重。
2、声音发散,无法集中。目前结构的铙钹,其内腔较小,一般不超过半球形,其发音比较发散,无法集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锣,具有声音集中,可发出单一声音音调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铙钹,包括圆形钹体、圆形钹体中央为凸起,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凸起竖截面为半椭圆形。
上述凸起外圆半径与圆形钹体的半径比为5:4或5:3。
上述半椭圆形顶点到底边的距离大于凸起内圆的半径。
上述半椭圆形顶点到底边的距离与凸起内圆的半径的比为6:5或7:5。
上述凸起顶部设置有孔,孔中穿有用以持握的钹巾。
上述圆形钹体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发音厚重。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结构铙钹的中央的半球形或圆弧形凸起变为半椭圆形凸起,并增加了凸起的外圆半径,可以发出厚重的声音,适用于某些严肃的应用场景中,如丧礼等。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试验和调试,发现凸起外圆半径与圆形钹体的半径比越大,半椭圆形顶点到底边的距离h越高,声音越厚重,以凸起外圆半径与圆形钹体的半径比为5:4或5:3且半椭圆形顶点到底边的距离h与凸起内圆r的半径的比为6:5或7:5为佳。
2、声音发散,无法集中。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结构铙钹的中央的半球形或圆弧形凸起变为半椭圆形凸起,并增加了凸起的外圆半径,增大了铙钹的内腔,使得铙钹发出的声音容易集中。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试验和调试,发现凸起外圆半径与圆形钹体的半径比越大,半椭圆形顶点到底边的距离h越高,声音越容易集中,以凸起外圆半径与圆形钹体的半径比为5:4或5:3且半椭圆形顶点到底边的距离h与凸起内圆r的半径的比为6:5或7:5为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凸起,2、凸起外圆,3、圆形钹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圆形钹体3、圆形钹体 3中央为凸起1,凸起1内为空腔结构,凸起1竖截面为半椭圆形;凸起外圆2半径与圆形钹体3的半径比为5:4或5:3,半椭圆形顶点到底边的距离h大于凸起内圆的半径r,以半椭圆形顶点到底边的距离h与凸起内圆r的半径的比为6:5或7:5 为佳;凸起1顶部设置有孔,孔中穿有用以持握的钹巾;圆形钹体3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新声铜鼓乐器有限公司,未经杨凌新声铜鼓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2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