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罗非鱼仔鱼卵黄吸收阶段培育的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22601.5 | 申请日: | 2019-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7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汪玉祥;赵章定;袁家国;袁文儿;杨忠;卢玉月;陈家海;邢福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1222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桨叶 本实用新型 培育框 气泡石 监控 电机 电机带动 精准调控 摩擦碰撞 培育容器 存活率 温度计 孵化率 精细化 罗非鱼 水流动 摆动 静水 卵黄 溶氧 水中 氧气 缺氧 水质 吸收 培育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育容器,尤其是一种用于罗非鱼仔鱼卵黄吸收阶段培育的容器,它包括:水箱、培育框、气泡石、桨叶和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和桨叶,通过电机带动桨叶摆动,使水流动,防止静水中的仔鱼聚集,导致仔鱼之间摩擦碰撞,降低仔鱼的存活率,同时通过气泡石向水箱内注入氧气,增加水中溶氧的含量,防止过于仔鱼过于聚集容易缺氧;通过设置多个培育框,能够将仔鱼分散,避免在于聚集,且能进行精细化的管理;通过设置温度计能够监控水箱内的水温,通过PH计监控水中的PH值,从而实现对水质的监控,以便能够精准调控,提高孵化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育容器,尤其是一种用于罗非鱼仔鱼卵黄吸收阶段培育的容器。
背景技术
仔鱼期指的是从受精卵孵出至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此期鱼体具有卵黄囊、鳍膜等仔鱼器官,是由内源营养转变为外源营养的时期,包括两个分期:(1)前期:从受精卵孵出至卵黄基本吸收完毕时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2)后期:从卵黄吸收完,开始主动摄食到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仔鱼。在罗非鱼仔鱼前期,由于鱼体各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完善,运动、摄食、消化以及躲避敌害的能力较差,对水质环境变动十分敏感,该阶段通常是鱼苗培育过程中的死亡高峰期,因此,仔鱼早期培育是决定鱼苗培育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水中溶氧必须从主,且仔鱼不能过于密集,过于密集会导致中间的仔鱼缺氧,由于仔鱼的游泳能力差,过于密集会使用仔鱼上游过程受阻。
传统仔鱼培育方式通常是利用大水体的室外土池或水泥池作为养殖设施,这种培育设施具有较大的养殖容量,能够满足同时开展大批量鱼苗培育的设施需求,但由于设施体积较大,鱼池死角较多,不利于精细化管理和水质精准调控,直接影响鱼苗培育的成活率水平。鉴于上述情况,当前亟需针对性的研发一种设施利用率较高,同时便于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养殖设施,优化早期仔鱼培育环境条件,提高规模化苗种培育过程中仔鱼早期培育阶段的成活率水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施利用率较高,同时便于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养殖设施,优化早期仔鱼培育环境条件,提高规模化苗种培育过程中仔鱼早期培育阶段的成活率水平的用于罗非鱼仔鱼卵黄吸收阶段培育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罗非鱼仔鱼卵黄吸收阶段培育的容器,它包括:水箱、培育框、气泡石、桨叶和电机,所述水箱为长方体,所述水箱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水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隔条,所述两隔条之间设置有一个培育框,所述水箱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气泡石,并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气泡石的末端通过管道连接气泵,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与水箱底部焊接,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三个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焊接有桨叶,所述传动轴通过齿轮皮带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水箱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培育框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培育框为上大下小结构,所述培育框为聚氨酯筛网框,所述聚氨酯筛网框的筛网目数为100-2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右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箱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外周套设有换热夹套,所述换热夹套内可通入热水或冷凝液,用于加热或冷却水箱中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顶部安装有温度计,用于监控水温。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PH计,所述PH计的探头伸入水箱内,用于监控水箱内水的PH值。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将培育框放置在两隔条之间,培育框的顶部高于水箱,防止仔鱼流失,放置好后开启水泵通过进水管向水箱内注水,注水到一定程度后关闭水泵,通过温度计观察水温,并通过向换热夹套内注入蒸汽或冷凝液将水温调节至25-30℃,然后将仔鱼放入培养框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2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混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稻共生养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