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地球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1239.X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9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付益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益鸿 |
主分类号: | G09B27/08 | 分类号: | G09B27/08;F21V33/00;F21V1/16;F21V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200 广东省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地球仪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地球仪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和透明球体,所述透明球体上印制有世界地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竖直设置在底座的中间位置,在其相连处设有轴承,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中心轴和遮光罩,所述中心轴与支架上端倾斜相连,所述透明球体通过中心轴支撑在底座上方,在中心轴上设有灯泡,在遮光罩的内侧面设有反光层。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通过反光层可以将灯光聚集起来后射出,这样可以利用灯泡来照明,并对地球仪表面的图案进行投影,增加了地球仪的使用功能和乐趣;另外,还可以利用遮光罩来进行地球的时差、白昼交替等现象的演示,方便学生理解其科学原理,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发光地球仪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自转造成了地表各处昼夜的交替。天文学上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的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就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变化。在目前的中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去认识了解地球往往需要借助地球仪,而现有的地球仪大多是一个印着世界地图的球体,并通过支架支撑住,球体可以在支架上转动,除了摆设观看外就没有其它作用,功能太过单一;同时目前对于地球的时差、 昼夜交替等现象仅仅依靠老师的语言描述很是抽象,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地球仪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地球仪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和透明球体,所述透明球体上印制有世界地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竖直设置在底座的中间位置,在其相连处设有轴承,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一根中心轴和一个半圆形的遮光罩,所述中心轴与支架上端倾斜相连,所述透明球体通过中心轴支撑在底座上方,在中心轴上设有灯泡;所述遮光罩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遮光罩的半径略大于透明球体的半径,并且遮光罩的球心与透明球体的球心相重合,进而通过遮光罩罩盖在透明球体上,在遮光罩的内侧面设有反光层。
较佳地,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源和驱动电机A,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控制按钮A与电源相连,驱动电机A上的驱动轴上设有驱动轮,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减速轮,所述驱动轮与减速轮齿合相连。
较佳地,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B,驱动电机B上的驱动轴与所述中心轴的下端相连,并且驱动电机B通过控制按钮B与所述电源相连,进而可以通过驱动电机B带动透明球体转动。
较佳地,所述遮光罩采用黑色硬质材料制成。
较佳地,所述电源采用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地球仪装置,结构新颖,操作方便,通过在地球仪内设置灯泡和遮光罩,遮光罩的内表面设有反光层,通过反光层可以将灯光聚集起来后射出,这样可以利用灯泡来照明,并对地球仪表面的图案进行投影,增加了地球仪的使用功能和乐趣;另外,还可以利用遮光罩来进行地球的时差、 白昼交替等现象的演示,方便学生理解其科学原理,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地球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地球仪装置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透明球体;4、轴承;5、中心轴;6、遮光罩;7、灯泡;8、反光层;9、电源;10、驱动电机A;11、控制按钮A;12、驱动轮;13、减速轮;14、驱动电机B;15、控制按钮B。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益鸿,未经付益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12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梁内模支撑滑道构件及滑道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