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理吸附的具有VOC原位去除功能的阀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20113.0 | 申请日: | 2019-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1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吕阳光;张萍萍;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泰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27/12 | 分类号: | F16K27/12;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陈萍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物理 吸附 具有 voc 原位 去除 功能 阀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吸附的具有VOC原位去除功能的阀门,阀体,其上开设有开口;阀杆,其设置在开口中并与阀门的阀芯连接,阀杆上端从开口中向外引出,阀杆下端与开口内壁之间用填料填充;填料压盖,其套设在阀杆上,且填料压盖按压在填料上方并与阀体固定;集气压盖,其套设在阀杆上,且集气压盖固定在填料压盖上方,集气压盖内周壁上开设一集气槽,集气槽连通集气压盖与阀杆之间的接触间隙,集气压盖侧壁上贯穿开设一与集气槽连通的导流孔;吸收装置,其内设置有经过疏水改性的活性碳纤维,吸收装置的入口与导流孔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阀门填料部位VOC泄露气体不易收集吸收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漏气体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理吸附的具有VOC原位去除功能的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用途广泛,涉及到各个生产行业,尤其是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一旦发生阀门泄漏引发的事故,给社会带来的损害是很大的。从近几年来发生的泄漏事故看,所带来的危害性大,损失惨重,教训深刻,应引以为鉴。在火力发电系统中,阀杆密封泄漏约占阀门故障的35%,一般情况下,若阀杆密封填料压得过紧,运行时,电动或气动阀门容易卡塞,手动阀门的阀盖支架和阀杆容易断裂,若填料过松,特别是油路阀门、高压给水阀门和蒸气阀门在启闭时,易引起介质泄漏。对油库发生的1 000例事故统计分析发现,由阀门质量、设计安装、使用操作、检查维修等原因造成的事故达318起,究其原因均为阀门故障造成。
关键部位的阀门失效会导致生产操作的困难增加事故几率,给安全生产运行带来潜在的事故隐患,而阀门最主要的是失效方式是泄露失效。
造成阀门泄漏的原因有很多,既有阀门本身的质量问题,如材料质量不达标、密封性能差和使用寿命短,也有安装和使用不当引起的问题。阀门泄漏反映的指标值是其密封性,即阀门各密封部位阻止介质泄漏的能力,它是阀门最重要的技术指标。阀门的密封部位有 3处:启闭件与阀座两密封面间的接触处;填料与阀杆和填料函的配合处;阀体与阀盖的连接处。阀门在启闭件与阀座两密封面间接触处的泄漏称之谓内漏,即关不严,它直接影响截断介质的能力。对于截断阀类来说,内漏是不允许的。填料与阀杆和填料函的配合处和阀体与阀盖连接处的泄漏为外漏,即介质从阀门内部泄漏到阀门外部。外漏不仅会造成物料损失。污染了环境,严重时还会导致安全事故。
在许多化工生产中,由阀门失效而引起泄漏的VOCs气体,其主要成分为:苯、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醇、丁醇等,其排放不仅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而且在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光化学烟雾、二次有机气溶胶和大气有机酸的浓度升高,若长期暴露于一定浓度的VOCs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1604758,公开了一套燃料电池阳极尾气处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由催化部件和汽水分离器组成。燃料电池排放的尾气通过催化燃烧后与氧气进行混合,尾气中包含的水分通过汽水分离器的方式进行分离。该方法需要额外的汽水分离装置。
此外,现有的气体处理装置和办法,尚没有专门针对阀门填料部位VOC气体泄露收集吸收的相关装置,且没有使用活性碳纤维作为吸附介质的VOC气体消除装置。因此,针对阀门填料部位VOC气体泄露问题,使用开发一种更加高效的在空气环境中可以实现高效VOC搜集吸收的相关装置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理吸附的具有VOC原位去除功能的阀门,解决了阀门填料部位VOC泄露气体不易收集吸收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吸附的具有 VOC原位去除功能的阀门,包括:
阀体,其上开设有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泰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泰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0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