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混料的搅拌容器及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0046.2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7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金戈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12;B01J4/00;B01F7/18;B01F13/02 |
代理公司: | 51286 成都科泰六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正辉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罐体 搪瓷玻璃 罐盖 混料搅拌机构 远红外纳米粉 搅拌容器 加料 夹套腔 外罐体 混料 化工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 罐体外套 容器腔体 物料混合 远红外波 密闭 对向 内壁 内罐 连通 体内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混料的搅拌容器,包括内罐体和罐盖,所述内罐体和罐盖组成密闭的容器腔体空间,在内罐体外套设有外罐体,在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形成夹套腔,所述内罐体的内壁涂有搪瓷玻璃层,所述搪瓷玻璃层为含远红外纳米粉的材料制成,在罐盖上设有与内罐体连通的混料搅拌机构。该搅拌容器利用搪瓷玻璃层的远红外纳米粉的远红外波能量,配合对向夹套腔促进内罐体内的物料混合和反应,且混料搅拌机构便于加料和搅拌操作,实现混料加料和搅拌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便于混料的搅拌容器及反应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化工生产反应容器大多采用普通金属材质制成,但不具有长效防腐和抗强酸强碱的作用,而采用高质不锈钢制造成本又太高,因此逐步发展出了搪瓷玻璃容器。
工业类搪瓷是运用搪瓷工艺和技术,将具有工业玻璃性能的耐酸玻璃物质复合到金属基体材料上,获得玻璃-金属复合物,其覆盖层有耐酸玻璃的性能,如耐腐蚀性强、化学稳定性高、致密无孔,还具有无金属离子的特点,为一般其它搪瓷所不及。应用于工业类搪瓷,通常称为搪玻璃,其产品称为搪玻璃容器。
将搪瓷玻璃容器应用到化工反应设备中,使其具有防腐、抗强酸强碱的作用,但这样的容器依然存在功能单一的缺点,不便于混料及搅拌操作,且容器对物料没有促进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搪瓷玻璃容器存在功能单一、不便于混料及搅拌操作,且容器对物料没有促进作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混料的搅拌容器及反应釜,该搅拌容器利用搪瓷玻璃层的远红外纳米粉的远红外波能量,配合对向夹套腔促进内罐体内的物料混合和反应,且混料搅拌机构便于加料和搅拌操作,实现混料加料和搅拌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混料的搅拌容器,包括内罐体和罐盖,所述内罐体和罐盖组成密闭的容器腔体空间,在内罐体外套设有外罐体,在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形成夹套腔,所述内罐体的内壁涂有搪瓷玻璃层,所述搪瓷玻璃层为含远红外纳米粉的材料制成,在罐盖上设有与内罐体连通的混料搅拌机构。
该搅拌容器设置内罐体和外罐体并形成夹套腔,且内罐体内壁涂有含远红外纳米粉的搪瓷玻璃层,利用远红外纳米粉的远红外波能量,释放肉眼看不到的频率,进而改变酒、醋、盐及含化学添加剂饮品的味道,促进搅拌容器和反应釜的物料的反应;再配合对向夹套腔内通入热流体或对夹套腔加热,进一步促进内罐体内的物料混合和反应,而在罐盖上设置的与内罐体连通的混料搅拌机构便于加料和搅拌操作,实现混料加料和搅拌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搪瓷玻璃层的厚度为0.8-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套腔内还设有加热棒,且在外罐体上设有与加热棒电连接的电源接头。在夹套腔内设加热棒就能对通入夹套腔内的流体进行加热,以促进内罐体内的物料反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外罐体上分别设有与夹套腔连通的套腔入口接管和套腔出口接管。设置与夹套腔连通的套腔入口接管和套腔出口接管,实现流体的导入和排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所述罐盖上还设有带视镜的人孔、以及用于安装温度计的温度计套管。人孔及温度计套管的设置便于对罐内状况进行观察及测温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混料搅拌机构包括伸入内罐体内的加料筒,所述加料筒的末端连有多根散料支筒,在散料支筒上设有竖向吹料喷嘴和横向吹料喷嘴。将散料支筒的末端封住,通过设置的竖向吹料喷嘴和横向吹料喷嘴喷出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送往不同的位置,且能在送混合物料的同时对罐内原料搅拌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料筒的加料端设有转动端盘,在罐盖上配合设有对转动端盘限位的混料接管,多根散料支筒以加料筒为中心均匀布置,使加料筒内的混合物料能均匀送到罐内各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金戈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金戈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0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磺化沥青的节能环保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甲壳素碱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