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采矿厂地下破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19766.7 | 申请日: | 2019-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0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岳中魁;王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3/04 | 分类号: | E21F13/04;E21F13/06;E21F17/18;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王常谦 |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检测控制系统 压力传感器 溜井 破碎系统 地下 采矿 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 红外摄像头 自动控制箱 电性连接 防堵 矿量 放空 等距安装 给料机 缓冲仓 胶带机 检测 侧壁 启停 重板 破碎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采矿厂地下破碎系统,包括采矿厂地下破碎系统、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和与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自动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在采矿厂地下破碎系统上增设缓冲仓,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自上而下等距安装在上部溜井的用于检测上部溜井内矿量的压力传感器Ⅰ和安装在下部溜井的侧壁上的用于检测下部溜井内矿量的压力传感器Ⅱ,防堵检测器和红外摄像头以及压力传感器Ⅲ,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防堵检测器和红外摄像头及压力传感器分别与自动控制箱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避免了溜井放空;2)无需再频繁启停重板给料机Ⅱ和胶带机;3)实现了地下破碎工序的自动控制无人现场值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采矿地下破碎检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采矿厂地下破碎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开采的铁矿石矿块一般都在300mm以上,通常矿石的粗碎作业都设置在井下,由采场通过地下破碎工序完成。该地下破碎工序主要由上部溜井,重板给料机Ⅰ ,颚式破碎机,给料漏斗,下部溜井,重板给料机Ⅱ,胶带机,计量漏斗和提升箕斗组成。井下开采的矿石首先卸入上部溜井,经过上部溜井下方的重板给料机Ⅰ给入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矿石通过给料漏斗给入下部溜井,然后经过重板给料机Ⅱ和胶带机给入计量漏斗,通过计量漏斗给入提升箕斗运至地表,完成整个地下破碎工序工作,最后矿石被运至选矿厂进行进一步破碎磨矿和选矿处理。在现场生产中,该地下破碎工序中计量漏斗为提升箕斗装矿是间断作业,这种情况使得其前道给矿工序的胶带机和重板给料机Ⅱ也处于间断作业状态;另外,现场对上部溜井和下部溜井中矿量的实时监测采用的是激光检测仪和超声波检测仪。该地下破碎工序和检测系统存在下述问题: 1)重板给料机Ⅱ和胶带机的频繁启动停止,对设备磨损加重,也影响生产,容易发生事故;2)溜井中粉尘过大导致激光检测仪无法使用,溜井中矿石不断给入导致超声波检测仪也无法准确检测溜井内的储矿量;另外,地下破碎工作环境恶劣,人工操作困难不便,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改进地下破碎工序和实现地下破碎工序的自动监测控制,做到无人值守,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工作条件,也能节省人力资源,利于安全生产,同时也符合打造数字矿山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带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采矿厂地下破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矿地下破碎工序及其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地下破碎工序、与其相连的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和与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自动控制箱,所述的地下破碎工序包括上部溜井,设置在上部溜井底部的重板给料机Ⅰ及其传动机构,接续重板给料机Ⅰ的给料漏斗和颚式破碎机,位于颚式破碎机排料口下方的下部溜井,设置在下部溜井底部的重板给料机Ⅱ及其传动机构,接续重板给料机Ⅱ的胶带机,承接胶带机给料的计量漏斗和提升箕斗,其特征在于:在地下破碎工序的胶带机和计量漏斗之间设有缓冲仓,缓冲仓下部设有与计量漏斗连通的液动扇形闸门,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自上而下等距安装在上部溜井的用于检测上部溜井内矿量的压力传感器Ⅰ和安装在下部溜井的侧壁上的用于检测下部溜井内矿量的压力传感器Ⅱ,安装在给料漏斗内前端上部的用于检测颚式破碎机工作状态的防堵检测器和红外摄像头以及安装在缓冲仓上部的四角的用于检测缓冲仓内矿量的压力传感器Ⅲ,所述的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防堵检测器和红外摄像头及压力传感器Ⅲ分别与自动控制箱电性连接。
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的外侧设有用于密封压力传感器的柔性蒙皮。
所述的自上而下等距安装的等距为1m~2m。
所述的缓冲仓具有三倍于计量漏斗的容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实现了上部溜井和下部溜井中矿量的实时监测,防止了溜井内矿石满溢或放空溜井,避免了放空后溜井再次储矿时对后续设备造成的巨大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9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