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免拆外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9461.6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0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华;李相迎;李绍欣;李绍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相义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 |
代理公司: | 44513 广州辰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倩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格布层 依次叠加 保温层 加强层 内面层 外面层 外模板 保温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 建筑混凝土 粘结砂浆层 保温砂浆 使用寿命 水平垂直 四周边沿 粘结砂浆 保温板 传统的 第一层 过渡层 砂浆层 外墙面 外墙体 砂浆 空鼓 免拆 渗水 灌注 产品结构 拆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免拆外模板,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叠加的外面层、保温层和内面层,外模板的四周边沿分布有水平垂直的“Z”型口;外面层包括依次叠加的外砂浆层、第一层网格布层、外砂浆加强层、第二层网格布层和保温砂浆过渡层;内面层包括依次叠加的内侧粘结砂浆加强层、第三网格布层和内侧粘结砂浆层。本产品结构简单,在灌注建筑混凝土后可直接作为外墙面而无需拆除,保温层的使用寿命与外墙体一致,解决了传统的保温板使用过程出现的空鼓、开裂、渗水、易脱落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免拆外模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我国建筑主要结构形式是框剪结构,建筑冷桥及剪力墙部分建筑模板多采用传统的钢模板、木模板,钢模板周转率约为40次左右,木模板周转率为4次左右,大量使用消耗大量的优质钢材、木材,而拆除模板不但消耗大量的劳动量,增加了施工工期,而且脱模剂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随着国家在建筑领域对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以及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的实施推广,建筑冷桥及剪力墙部分采用传统的保温已逐渐不能符合建筑节能要求,加之传统的保温为聚苯板(EPS/XPS)保温系列、聚氨酯保温系列等,其使用过程出现空鼓、开裂、渗水、易脱落等现象,理论上使用寿命是25年,但很多几年就脱落,即使达到理论寿命,25年后的如何处理也会遗留巨大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外保温防火等级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巨大的失火隐患,近几年由传统外保温造成建筑火灾频发,尤其高层建筑火灾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另外保温施工过程由于高空作业,工人技术水平、责任心参差不齐,给工程造成质量隐患,并且施工工序繁琐,效率低下、大大增加了施工工期,增加了建筑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免拆外模板,该模板在灌注建筑混凝土后可直接作为外墙面而无需拆除,保温层的使用寿命与外墙体一致,解决了传统的保温板使用过程出现的空鼓、开裂、渗水、易脱落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免拆外模板,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叠加的外面层、保温层(1)和内面层,所述外模板的四周边沿分布有水平垂直的“Z”型口;所述外面层包括依次叠加的外砂浆层(7)、第一层网格布层、外砂浆加强层(5)、第二层网格布层和保温砂浆过渡层(6),所述保温砂浆过渡层(6)在所述保温层(1)的一侧,且所述保温砂浆过渡层(6)设有竖向的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有粘结砂浆加强筋和低碳钢冷拔钢丝;所述外面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锚栓孔;
所述内面层包括依次叠加的内侧粘结砂浆加强层(2)、第三网格布层和内侧粘结砂浆层(3),所述内侧粘结砂浆加强层(2)在所述保温层(1)的另一侧,且所述内侧粘结砂浆加强层(2)设有竖向的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有粘结砂浆加强筋和低碳钢冷拔钢丝。
具体的,所述保温层(1)为A级防火保温板。
具体的,所述保温层(1)为B级防火保温板。
具体的,所述B级防火保温板内镶有防火隔离带。
具体的,所述保温砂浆过渡层(6)靠近所述保温层(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竖向加强筋,所述内侧粘结砂浆加强层(2)靠近所述保温层(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竖向加强筋。
具体的,所述保温层(1)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加强筋相对应的凹槽(4),且所述竖向加强筋镶嵌于竖向凹槽(4)内。
具体的,所述竖向加强筋均附有一根直径大于2mm的冷拔钢丝。
具体的,所述沟槽深度为5mm-10mm,宽度为5mm-10mm。
具体的,所述锚栓孔是凹进所述外面层的外侧平面深3mm-5mm,直径为60mm-80mm的圆孔,且所述锚栓孔的数量为5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相义,未经李相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9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用可调式EPS板
- 下一篇:一种岩棉双网格布的砂浆复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