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烟气的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6800.5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9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徐越森;陈锦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能电力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51217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洪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板 液体吸附剂 出气管 进气口 隔板 出气口 进气管 连通管 连通孔 内侧壁 烟气 连通 沿高度方向设置 高度方向间隔 本实用新型 除尘效率 除尘装置 第二腔体 第一腔体 方向交叉 锅炉烟气 间隔排列 出气端 进气端 颗粒物 浸没 空腔 体内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的除尘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箱体,箱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箱体内设有隔板,第一内侧壁沿高度方向间隔设多个第一除尘板,第二内侧壁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除尘板,多个第一除尘板和多个第二除尘板沿高度方向交叉间隔排列形成S形烟道,进气口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腔体内装有液体吸附剂,隔板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设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出气端浸没于液体吸附剂中,出气口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与第二腔体连通,且出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液体吸附剂的液面上方。烟气中的颗粒物与第一除尘板或第二除尘板接触,减缓烟气的流动速度,提高了除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烟气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上针对烟气的除尘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湿式除尘,二是干式除尘,湿式除尘是通过烟气与液体接触,使得烟气中的颗粒物聚集在液体中,到达分离气体和颗粒物的作用,但现有湿式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烟气的除尘装置,该除尘装置先对烟气进行干式除尘后,再进行湿式除尘,两者相结合,提高除尘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锅炉烟气的除尘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箱体,所述箱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空腔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沿高度方向间隔设多个第一除尘板,所述第二内侧壁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除尘板,多个所述第一除尘板和多个所述第二除尘板沿高度方向交叉间隔排列形成S形烟道,即第一除尘板插入到两第二除尘板的间隙中,同样的,第二除尘板插入到两相邻的第一除尘板的间隙中;所述进气口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第二腔体内装有液体吸附剂,所述隔板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出气端浸没于所述液体吸附剂中,所述出气口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且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液体吸附剂的液面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S形烟道通道大小的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除尘板与所述第一内侧壁铰接,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除尘板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一端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于相邻所述第一除尘板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除尘板铰接,位于最首端或最尾端的所述第一除尘板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板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箱体的一内壁设有通孔,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通孔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可沿所述通孔的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箱体,以带动所述第一除尘板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除尘板与所述第二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二除尘板对称设置有所述调节机构。需说明的是,第一除尘板和第二除尘板的形状和结构均相同,设置在第一除尘板上的调节机构和设置在第二除尘板上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相同,设置方式也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凸设有弹簧销。通过弹簧销的作用,限定调节杆与通孔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通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为圆柱形,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滑块同轴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杆,使得调节杆位于箱体外的一端远离或靠近箱体以带动第一除尘板向上或向下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密封圈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包括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体的内顶壁,所述喷淋头用于向所述第一腔体内喷淋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能电力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能电力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6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