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4092.1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4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昊宇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箱 温度传感器 培养装置 培养室 语音播报装置 加热板 控制柜 室内 生物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 从上到下 单独控制 加热装置 均匀排列 控制按钮 抽拉式 电连接 盖密封 容置槽 箱底板 微生物 应用 | ||
一种应用于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培养室,多个培养室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箱体,每个培养室内均设有抽拉式的培养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培养箱盖,培养箱盖密封设在培养箱顶部,培养箱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容置槽,培养箱内部分别设有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箱体上设有控制柜,控制柜上设有LED显示屏、控制按钮、语音播报装置,控制柜内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加热板、温度传感器、LED显示屏、语音播报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每个培养室内均设有单独的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控制单元单独控制每个培养室的培养温度,可以同时进行多组微生物的培养,既能降低培养装置的投入成本也能减少实验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培养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培养装置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制品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生产中,尤其在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不同的微生物时进行对照试验,当需要培养不同的微生物时,需要提供不同的培养环境,但是现行的生物培养装置只能具备单一的培养环境不能同时培养多种微生物,必须使用多个培养装置,增加了试验成本、局限使用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培养装置,箱体上设有多个培养室,且每个培养室内均设有单独的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控制单元单独控制每个培养室的培养温度,可以同时进行多组微生物的培养,这样既能降低培养装置的投入成本也能减少实验时间,提高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培养室,多个所述培养室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所述箱体上,每个所述培养室内均设有抽拉式的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培养箱盖,所述培养箱盖密封设在所述培养箱的顶部,所述培养箱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容置槽,所述培养箱内部分别设有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上设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上设有LED显示屏、控制按钮、语音播报装置,所述控制柜内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板、温度传感器、LED显示屏、语音播报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容置槽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弹簧,且多个弹簧的另一端均指向所述容置槽的圆心,所述弹簧的靠近容置槽中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培养室的个数至少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培养箱上设有把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箱体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培养室,且每个培养室内均设有单独的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控制单元单独控制每个培养室的培养温度,可以同时进行多组微生物的培养,这样既能降低培养装置的投入成本也能减少实验时间,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控制柜上设有语音播报装置,当控制单元接收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高于或者低于控制单元预先设定的温度时,控制单元控制语音播报装置进行语音播报,提醒操作者进行相关的操作。
进一步的,通过在容置槽内设置弹簧、挡板,可以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培养皿进行固定处理,防止因外界的因素造成培养标本的倾洒,重新制备标本,增加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昊宇,未经张昊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4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