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厂烟气排放系统及脱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13368.4 | 申请日: | 2019-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2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键;廖光亚;周杰;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商顺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 地址: | 4025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厂 烟气 排放 系统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厂烟气排放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硫塔顶部设置有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通过进气风箱直接连通脱硫塔内引入脱硫后的湿净烟气,将低于湿净烟气的环境空气作为冷媒介引入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内,对经脱硫塔脱硫后的湿净烟气进行冷却,换热后的净烟气进入带集液槽的排气通道,集液槽用于冷凝水的回收,设置于排气通道低点。该烟气排放系统既可回收水资源和余热,又可减少土地占用面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还可减少能源消耗和水源消耗,同时能够有效消除“白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燃煤锅炉系统,具体涉及电厂烟气排放系统及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燃煤锅炉湿法脱硫后约45-60℃的净烟气直接或间接(加热到75-85℃)经烟囱排放,导致大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层,既浪费水资源,也会在烟囱出口出现“白羽”现象。随着国家对火电厂燃煤锅炉机组的环境排放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要求越来越高、严,节能节水并消除“白羽”变得越来越重要。
烟气“白羽”的产生是烟气中水蒸气排放进入大气层遇冷凝结所致,环境温度越低,“白羽”越严重。采用冷凝方式回收净烟气里的凝结水和汽化潜热,既节能节水,又从本质上治理了“白羽”,这不同于加热法消除“白羽”。要实现净烟气中水蒸气的持续冷凝,必须有可持续的冷源,水虽然是良好的冷源,但由于国家对水资源的严格管理,通常都没有或不允许直接从江河湖泊中取水,采用水冷却仅仅是把水作为传热的媒介使用,最终都是采用空气冷却。因此,设计出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耗和水耗小,且能除“白羽”的系统或装置,在当前节能环保改造工程中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烟气排放系统,该烟气排放系统既可回收水资源和余热,又可减少占用空间,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还可减少能源消耗和水源消耗,同时能够有效消除“白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湿净烟气是指换热冷凝前含水量较高的烟气,又称之为热净烟气;所述净烟气是指湿净烟气换热冷凝后得到的烟气,又称之为冷净烟气。
电厂烟气排放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硫塔顶部设置有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通过进气风箱直接连通脱硫塔内引入脱硫后的湿净烟气,将低于湿净烟气的环境空气作为冷媒介引入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内,对经脱硫塔脱硫后的湿净烟气进行冷却,换热后的净烟气进入带集液槽的排气通道,集液槽用于冷凝水的回收,设置于排气通道低点。
进一步地,管式换热器冷媒介入口处设置有水喷淋或喷雾系统以控制冷媒介温度,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进口或出口处设置有风机以控制冷媒介引入量,管式换热器的烟气入口处设置有碱液喷淋系统用于对脱硫后的湿净烟气喷洒碱液,调整进入管式换热器的湿净烟气PH值。
进一步地,管式换热器为单回程换热器。
进一步地,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为三维内外肋片换热管、翅片管或光管;优选为三维内外肋片换热管。
进一步地,管式换热器设置于由壳体围合成的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是指具有防腐功能、且能够防止烟气外泄的壳体。
进一步地,风机设置于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进口管板或出口管板上。
进一步地,换热后的环境空气部分或全部汇入排气通道,与排气通道内的净烟气混合后排放。
进一步地,流经管式换热器的环境空气流量与湿净烟气流量比值不小于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立式布置,湿净烟气经进气风箱水平进入管式换热器,环境空气从下往上引入换热管内。
进一步地,脱硫塔顶部或脱硫塔与烟囱之间设置有两套并列布置的管式换热器,两套管式换热器对称布置在脱硫塔轴线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商顺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商顺换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3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卷风现象演示装置
- 下一篇: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