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9472.6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孟庆超;赵良元;李亮;张毅;陈晋尧;孙喜飞;陈志东;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雷士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2;F24F11/89;F24F11/58;F24F11/54;F24F1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 热风 结构科学 柔性空调 通信基站 高节能 冷凝器 一体式结构 蒸发器管道 支路 部件组合 电动风阀 柔性通道 通道空间 制冷降温 轴流风机 冷风道 热风道 送风机 引风机 蒸发器 总管道 测温 调温 控温 内腔 射出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一端与冷凝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压缩机另一端与蒸发器管道相连,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内腔均连接引风机和送风机形成热风道和冷风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上述部件组合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体式结构,冷、热风通过总管道射出后,分成若干支路吹向各个需要调温的设备和空间,对每个通道空间分别检温和控温,通过这种柔性通道可以充分提升冷、热风制冷降温或热风升温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测温精准,通过对压缩机、轴流风机和电动风阀的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模式是固定的机位、固定的箱体机构,固定的冷、热通风模式,而在具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是空调系统结构灵活,通风系统机构灵活,控温空间能灵活封闭包装、控温空间可多样化分别设定并控制,基站的空调是用来控制工作机柜等设备的工作温度的,应该是用风流直吹需要升温或降温的设备部位,而目前都是采用通用型立式空调,在基站角落里吹向整个基站循环空间,使控温负担增加数倍,因而控温效果有限,电费较高,而且空调采用分体式结构,安装电动机、压缩机等重要部件的外挂机失窃严重,防不胜防,引用控温新技术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空调机采用一体式结构,整体置于基站内,避免失窃,并且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基站里普遍采用立式空调在基站角落里吹向整个基站循环空间,因而控温效果有限的缺点,在本实用新型中得到克服,本实用新型是采用风流直吹需要升温或降温的设备部位,缩小了调温空间,因而减少了调温能量的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节能通信基站专用柔性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一端与冷凝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压缩机另一端与蒸发器通过管道相连;
所述蒸发器的内腔与冷风管道连接,所述冷风管道中部嵌入安装有冷风送风机,所述蒸发器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风引流管,所述冷风引流管靠近蒸发器内腔底部一端安装有冷风引风机,所述冷风管道中部和冷风引流管中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冷风电动风阀和制冷空间;
所述冷凝器内腔一端与热风管道连接,所述热风管道中部嵌入安装有热风送风机,所述冷凝器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有热风引流管,所述热风引流管靠近冷凝器一端安装有热风引风机,所述热风管道中部和热风引流管中部之间通过分支管道连接有热风电动风阀和制热空间;
所述冷凝器底端通过热出管与蒸发器通过冷出管和泄压阀相连。
优选的,所述冷风管道和冷风引流管之间可以并联有多个分支管道和制冷空间,所述热风管道和热风引流管之间可以并联有多个分支管道和制热空间。
优选的,所述冷风管道、冷风引流管、热风管道和热风引流管末端均安装有电动风阀。
优选的,所述冷风管道、冷风引流管、热风管道和热风引流管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棉。
优选的,所述热风电动风阀和冷风电动风阀为电动风阀。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冷风送风机、冷风引风机、冷出管、热出管、热风管道、泄压阀、热风送风机和热风引风机放置在机箱中,组成一体化空调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把冷、热风通过总管道射出后,分成若干支路吹向各个需要调温的设备和空间,对每个通道空间分别检温和控温,通过这种柔性通道可以充分发挥冷、热风制冷降温、热风升温的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并且降低了由于现有技术中分体式构造造成安装压缩机的外挂机失窃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雷士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雷士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9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