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桩芯土的可回收式钢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8647.1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冯研;宁远涛;蔡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13/0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清理 桩芯土 可回收 钢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桩芯土的可回收式钢管桩,包括上管体以及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上管体下方的由两个半圆形柱状管片连接形成的下管体;柱状管片通过前后至少一对铰链固定连接;下管体底部设置15圈标准锯齿内螺纹,可增加下管体长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铰链将柱状管片拼接成可打开式的下管体,实现快速便捷清理桩芯土的目的,而且通过锯齿螺纹旋紧结构进行螺纹连接,节省人力;下管体长度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实时增加,对深厚粘土层清理桩芯土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理桩芯土的可回收式钢管桩。
背景技术
在桥梁与港口渡河工程建设中,水下桩基的施工往往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施工难点之一。目前,在国内外许多工程中,采用打入式钢管桩支护下形成围堰后,排水后形成基础施工作业空间。在基础施工完毕后,拆除钢管桩恢复水位线及水面通航。可回收式钢管桩施工在桥梁与港口渡河工程基础施工应用前,最早采用工字钢作为打入桩材料,但由于预制难易程度、受力性能、材料成本等因素,后开始采用大直径钢管构造,钢管桩又分为底部开口式和带桩靴的封闭式两种,带桩靴的封闭式结构能很好避免滞留桩芯土的现象,但其打桩时受到的桩端贯入阻力更大,在硬粘土及密实的卵石、碎石地层难于施工,如刃脚强度设计不足,甚至会令桩靴变形并进一步使桩靴上方附近管体破坏,不利于于再次回收使用;而开口式钢管桩预制及施工简单,但在粘土地区回收后,由于土的粘聚力和打桩时动力锤击的密实效应,会有大量密实桩芯土滞留在管内,由于打入较深,桩芯原状土体在管体内密实度很高、难于清除,为运输造成极大不便,造成施工后期燃油动力损耗较大,对管体材料的使用寿命也造成极大影响。现有清理主要采用手持钻机,有效清理长度局限在5m以内,对粘土地区动辄10m以上的钢管桩无法进行彻底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桩芯土的可回收式钢管桩,通过将下管体设置成可打开式的,实现快速便捷清理桩芯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便于清理桩芯土的可回收式钢管桩,包括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下管体螺纹连接在所述上管体的下方,且所述下管体由横截面为两个半圆环形柱状管片连接形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柱状管片通过前后成对铰链固定连接,通过铰链连接,拔出钢管时方便将下管体拆开,清理桩芯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下管体一侧上下两个铰链之间的间距小于500mm,保证入土时柱状管片不发生分离和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上管体下端设有15圈标准锯齿内螺纹,与下管体上端设置的15圈标准锯齿外螺纹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拆除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下管体底部设有环状45度圆口刃脚,以便在打桩时降低入土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下管体底部设有15圈标准锯齿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加长下管体长度,如遇深厚粘土层,桩芯土预计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在下管体的底部设计成内螺纹结构,通过螺纹在下管体底部再增加一节或者多节下管体,以此增加下管体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上管体、下管体为大直径开口式内部中空的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管片通过铰链连接形成下管体,在清理桩芯土的时候,拆除铰链,下管体变为柱状管片,快速便捷的清理桩芯土,节约人力成本,节约运输无法清除的桩芯土带来的燃油动力费用,还可以避免无法清除的原状土对钢管的腐蚀造成的老化这就成本损耗,避免桩芯土长期留存于管体内壁产生的锈蚀造成钢管强度的折减,有效降低围堰内部施工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8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胀口模具用胀口深度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紧固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