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污水收集循环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7729.4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6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军;乔四海;刘达;李雷鸣;李应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37231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 代理人: | 刘尔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池 循环再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 污水收集 一端设置 通孔 蓄水池 紧贴 抽水组件 挡板机构 绿色环保 施工现场 直接排放 上端部 下端部 漏板 水资源 扩散 污水 施工 | ||
1.一种雨污水收集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池、一端紧贴所述第一沉淀池一端设置的第二沉淀池、一端紧贴所述第二沉淀池另一端设置的第三沉淀池以及靠近所述第三沉淀池设置的蓄水池;
所述第一沉淀池上端部设置有漏板,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第三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通孔略高于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第三沉淀池下端部设置有防止污物向上扩散的挡板机构,所述第三沉淀池和所述蓄水池之间设置有抽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水收集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板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一端的内侧面,所述漏板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一沉淀池另一端的内侧面,所述漏板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并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外侧的限位件连接;
所述定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一端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污水收集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两个紧靠的L型板,所述L型板包括横部和竖直部,所述横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沉淀池外侧面连接,所述横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部连接;
所述固定柱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所述L型板的横部和竖直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污水收集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包括水平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三沉淀池下端部中的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转板、设置在若干转轴上且互相啮合的齿轮以及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驱动组件,相邻所述转板的边缘设置有倒圆角并且相互接触;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一端穿过所述从动锥齿轮的立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立轴上端的转柄,所述立轴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三沉淀池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污水收集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穿过第三侧板与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内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转板;
所述第二转板和所述第一转板的截面向所述第二侧板的投影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污水收集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包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沉淀池内的抽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三沉淀池外部并与所述抽水管另一端连接的抽水机以及一端与所述抽水机连接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污水收集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沉淀池靠近所述第三侧板位置竖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阵列设置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雨污水收集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沉淀池内所述第二通孔下端设置有承接网,所述承接网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之间,所述承接网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77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