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质处理器用的壳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07381.9 | 申请日: | 2019-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5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李锦花;冯睿;何卫敏;俞维旭;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海关技术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 代理公司: | 52109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剑 | 
| 地址: | 315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缓冲 挡块 固定堵头 本实用新型 液体出口 供液体 内侧壁 水净化 填充过滤材料 处理材料 壳体结构 水质处理 液体进口 液体通道 连接杆 中空的 缓冲 空腔 流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质处理器用的壳体结构,具体涉及水净化领域,包括中空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是液体进口,另一端是液体出口;所述本体内部设有液体缓冲挡块,所述液体缓冲挡块通过连接杆与本体的内侧壁相固定,所述液体缓冲挡块与本体内侧壁之间留有供液体流下的间隙;所述液体出口的一端配设有固定堵头,所述固定堵头设有供液体留下的液体通道,所述固定堵头与液体缓冲挡块之间是用于填充过滤材料的空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对流水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延长水流经水处理材料的时间,以提高水净化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领域,具体为一种水质处理器用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进入千家百户的自来水,一般都是在自来水厂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氯消毒工艺制造出的生活饮用水。尽管经过了诸多工序的净化和消毒,但是由于净化效率和人为添加消毒剂,依然使得消费者使用的生活饮用水含有一些泥沙、微小的腐殖质、可溶的有机物以及消毒剂等化学物质。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输配水管网陈旧、老化带来的二次污染也日益显现,最常见的污染源有铁锈、泥沙、微生物等。因此,使用适宜的家用净水器无疑是家庭获得安全、健康饮用水的经济、方便、快捷的途径。
水龙头净水器,指直接安装且悬挂在家庭水龙头上的微型净水装置/设备。龙头净水器因其价格低廉,安装维护程序简单,改善水质的效果迅速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常见的水龙头过滤器采用的净水技术主要有:陶瓷和复合滤料技术、陶瓷和纳米-KDF技术、粉体椰壳活性炭、中空纤维技术、活性炭技术、超滤膜技术或者是多个净水技术的集成技术等。
然而,水龙头过滤器在普遍使用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如:自来水流速较快,导致其在流经水处理材料的时间较短,难以起到吸附净化的效果,不利于净化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水龙头过滤器一般体积较小,滤芯的长度和滤料容量都受到比较大的限制,特别是由滤芯下部直接进入滤芯内的自来水,经过的水处理材料有限,致使自来水在水龙头净水器的滤芯中停留时间较短,难以起到吸附净化效果,因此其净化效率相比起其他水质处理器都差很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质处理器用的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具有可对流水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延长水流经水处理材料的时间,以提高水净化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质处理器用的壳体结构,包括中空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是液体进口,另一端是液体出口;所述本体内部设有液体缓冲挡块,所述液体缓冲挡块通过连接杆与本体的内侧壁相固定,所述液体缓冲挡块与本体内侧壁之间留有供液体流下的间隙;所述液体出口的一端配设有固定堵头,所述固定堵头设有供液体留下的液体通道,所述固定堵头与液体缓冲挡块之间是用于填充过滤材料的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中空内部还包括固定环以及隔离挡环;所述固定环的一端与本体内侧壁相固定,另一端与隔离挡环的上端相固定,所述隔离挡环与本体内侧壁之间是用于容纳过滤材料的环形腔;所述隔离挡环的侧壁设有供水流通过的通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堵头包括固定座以及密封固定座,所述密封固定座固定粘接于固定座的上方;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与本体的内侧壁螺接固定,所述密封固定座的上端面与隔离挡环背向固定环的一端抵紧;所述密封固定座设有通水槽,相应地,所述固定座设有与通水槽相贯通的穿孔,所述通水槽与穿孔组成供过滤完成的液体流出的液体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背向液体进口一端设有凹型限位部,相应地,所述密封固定座设有与凹型限位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密封固定座由软质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固定座周部套设有防水密封圈,所述防水密封圈与凹型限位部的下端相抵紧。
作为优选,所述液体缓冲挡块的竖直截面呈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海关技术中心,未经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海关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7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