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自动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1104.7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6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尹愈强;苏建;陆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市赫山区水务局 |
主分类号: | E02D19/20 | 分类号: | E02D19/20 |
代理公司: | 11530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自动排水装置 上下移动 水利工程施工 内齿条 啮合 本实用新型 传动齿轮 固定套管 虹吸排水 连接主管 启动状态 上连接杆 下连接杆 转动齿轮 活塞 半齿轮 排水扇 上端 移动 水利工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自动排水装置,属于水利工程用自动排水装置领域。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自动排水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水流带动排水扇转动,带动转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半齿轮在移动内齿条内部转动,从而通过啮合作用,带动移动内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连接杆在固定套管内部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下连接杆带动活塞在连接主管上端内部上下移动,从而使虹吸排水机构处于启动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水利工程用自动排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自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基坑内积水进行排水作业,以防止积水对施工造成影响。在对基坑进行排水作业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离心水泵接排水管,然后用绳子拴住离心水泵将连接有排水管的离心水泵慢慢沿基坑放入到水面以下一定位置。离心水泵放入水面以下的位置不好把控,需要工人凭借经验进行,由于基坑内光线较暗,工人往往需要多次尝试后才能选择出合适位置,费时费力,如水泵放置太深,基坑内水的泥沙含量高,容易堵塞水泵,造成排水不畅,排水效率低,当水面降低后,工人需要再次通过绳子调整水泵位置,过于繁琐。
现有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自动排水装置,无法自动利用虹吸高度差将水排走。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自动利用虹吸高度差将水排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自动排水装置,它可以解决无法自动利用虹吸高度差将水排走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支撑外壳;所述支撑外壳内部安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进水孔、排水扇、转动轴、转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传动轴,所述支撑外壳上端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内部活动套接有排水扇,所述排水扇轴心与转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下端与转动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轴心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另一端与支撑外壳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另一端靠内一侧与启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启动机构包括:转动半齿轮、移动内齿条、上连接杆、固定套管、下连接杆和活塞,所述传动轴前端靠内一侧与转动半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半齿轮活动套接在移动内齿条内部,所述移动内齿条上端与上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杆上端活动套接在固定套管内部,所述固定套管上端与支撑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杆下端与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活动套接虹吸排水机构内部。
优选地,所述虹吸排水机构包括:连接主管、虹吸水管、取水管、上三通管、下三通管和排水管,所述连接主管上端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所述连接主管中部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上三通管和下三通管,所述连接主管下端与虹吸水管出口固定连接,所述虹吸水管下端出口位于支撑外壳内部底端,所述上三通管后侧进口处与排水管出口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下端进口处位于支撑外壳内部,所述排水管下端进口高于虹吸水管下端进口,所述下三通管前侧出口与取水管进口处固定连接。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启动机构,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水流带动排水扇转动,带动转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半齿轮在移动内齿条内部转动,从而通过啮合作用,带动移动内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连接杆在固定套管内部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下连接杆带动活塞在连接主管上端内部上下移动,从而使虹吸排水机构处于启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市赫山区水务局,未经益阳市赫山区水务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1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