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枪液冷端子的开槽内冷却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00126.1 | 申请日: | 2019-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2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星;臧昊哲;臧重庆;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B7/42;H01B9/00;B60L53/16;B60L53/3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铜管 液冷 小直径圆柱 空腔 槽型开口 环形空腔 内冷却管 直流充电 接线端 开槽 中空圆柱状结构 导线连接 端子本体 接触连接 空腔端部 冷却方式 一端设置 冷却液 内管腔 通过槽 连通 开口 体内 伸出 流通 | ||
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枪液冷端子的开槽内冷却管,包括内冷却铜管,设置于液冷端子本体内。内冷却铜管为中空圆柱状结构,其一端设置有槽型开口,槽型开口的端部与液冷端子本体小直径圆柱空腔的空腔端部接触连接,其另一端伸出导线连接部分。由于内冷却铜管的外径小于小直径圆柱空腔,小直径圆柱空腔与内冷却铜管形成环形空腔,内冷却铜管的内管腔通过槽型开口与环形空腔连通,实现了冷却液在内冷却铜管与小直径圆柱空腔之间的流通,改变了液冷端子接线端部分的冷却方式,降低了接线端部分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大功率充电桩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枪液冷端子的开槽内冷却管。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短时间内为新能源汽车充满电,需要大的充电电压与充电电流,公知的电缆会因导线过热而无法使用,最新的充电技术是通过使用液冷电缆解决大功率充电桩电缆过热问题的。冷却液自电缆电极进液口进入液冷电缆内的冷却液内通道,再从充电枪内的液冷端子处返回到液冷电缆内的冷却液外通道,然后再通过电缆电极出液口流出,这样就可以对软导体、液冷端子进行循环冷却。现已公开的大功率直流充电枪用液冷端子,如图1所示,冷却液内管的出液口位于液冷端子内,冷却液从冷却液内管的出液口进入液冷端子内腔,对液冷端子进行冷却,然后再从冷却液外通道流出。
由于液冷端子的接线端部分是与电动车充电座电性接触连接的部分,不良的接触连接会产生大量的热,接线端部分内部虽然设置有用于液冷的小直径圆柱空腔,但是不能形成有效地冷却液循环,所以只能通过传导散热,不能通过循环散热,散热效率很低。这样会使液冷端子的接线端部分温度过高,严重时会发生火灾、触电等危险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枪液冷端子的开槽内冷却管,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枪液冷端子的开槽内冷却管,包括内冷却铜管,设置在液冷端子本体内。
所述液冷端子本体为内部具有空腔的台阶轴状结构,其外部依次分为导线连接部分、充电枪连接部分和接线端部分三部分,内部的空腔分为同轴的大直径圆柱空腔和小直径圆柱空腔两段,两者之间设有环形台阶连接;大直径圆柱空腔外部对应导线连接部分,其端部为开口结构,小直径圆柱空腔外部对应接线端部分,其端部为封闭结构。
所述内冷却铜管为中空圆柱状结构,其一端设置有槽型开口,槽型开口的端部与小直径圆柱空腔的空腔端部接触连接,其另一端伸出导线连接部分,内冷却铜管的外径小于小直径圆柱空腔的内径。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槽型开口在内冷却铜管的端部轴面对称设置有两个。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枪液冷端子的开槽内冷却管,通过在液冷端子本体内的小直径圆柱空腔内设置内冷却铜管,内冷却铜管具有槽型开口的一端与小直径圆柱空腔端部接触连接,由于内冷却铜管的外径小于小直径圆柱空腔,小直径圆柱空腔与内冷却铜管形成环形空腔,内冷却铜管的内管腔通过槽型开口与环形空腔连通,实现了冷却液在内冷却铜管与小直径圆柱空腔之间的流通,改变了液冷端子接线端部分的冷却方式,降低了接线端部分的温度,防止危险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液冷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冷却铜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内冷却液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0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