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9347.1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张艳;陈丹;叶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雾化 吸氧 减压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一侧匹配粘接有软性气囊圈,所述软性气囊圈的下方设有辅助软气囊球,所述辅助软气囊球和软性气囊圈之间设有同一个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延伸至软性气囊圈内,连接杆的底端延伸至辅助软气囊球内,所述辅助软气囊球和软性气囊圈均密封固定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连接杆的上方设有位于软性气囊圈内的压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调节软性气囊圈的软硬度,达到减压防压疮的目的,使得患者能够舒适的使用,且调软后的软性气囊圈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吸氧时产生的漏气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
背景技术
雾化和吸氧时都是把面罩掩盖在患者面部,然后进行吸氧和雾化工作,现有的吸氧面罩和雾化面罩其贴人体面部的材质偏硬,不便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行调节软硬度,在长期使用时,易造成患者鼻梁处、面部接触处皮肤压疮,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一侧匹配粘接有软性气囊圈,所述软性气囊圈的下方设有辅助软气囊球,所述辅助软气囊球和软性气囊圈之间设有同一个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延伸至软性气囊圈内,连接杆的底端延伸至辅助软气囊球内,所述辅助软气囊球和软性气囊圈均密封固定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连接杆的上方设有位于软性气囊圈内的压板,且压板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底部与连接杆的顶端相接触,所述通气孔位于第一密封圈内,第一密封圈的外侧呈环形设置有多个焊接在压板底部的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底端与连接杆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开设有滑槽,第一密封圈内设有固定安装在压板底部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延伸至滑槽内,滑杆与滑槽滑动密封安装,所述滑槽远离通气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槽,连接杆的一侧设有按钮,且按钮靠近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推杆远离按钮的一端延伸至矩形槽内并焊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远离推杆的一端与滑槽远离矩形槽的一侧内壁相焊接,所述推杆的顶部铰接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杆,且支撑杆远离推杆的一端与滑杆远离通气孔的一侧底部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滑槽的侧壁密封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与推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软性气囊圈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侧壁与连接杆的外侧密封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辅助软气囊球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侧壁与连接杆的外侧密封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四到六个,且四到六个第一弹簧呈环形设置在压板的底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9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导曝光型荧光内窥镜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渗液透明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