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6108.0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3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司马文初;刁法林;张志超;崔友源;韩健;杜昀怡;杜元宝;吴自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贺亚明;冯建基 |
地址: | 300456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修复系统 固定框 贝类养殖 藻类养殖装置 增养殖 本实用新型 贝类 浮绳 藻类 成排设置 海水水质 水域环境 净化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所述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固定框、固定于所述固定框上的贝类养殖箱以及藻类养殖装置,其中,所述贝类养殖箱和藻类养殖装置在所述固定框上相邻成排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在固定框内设置浮绳,以及在浮绳上相邻安装贝类养殖箱和藻类养殖装置,使得养殖的藻类和贝类形成共生的关系,达到净化水域环境,提高海水水质的目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贝类和藻类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渔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沿海渔业养殖业的发展,大量养殖业对沿海环境造成不程度地破坏,尤其是在传统贝类和藻类的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的渔民对传统贝类和藻类的进行单种养殖,在针对传统贝类和藻类进行传统养殖的过程中,存在着长期投饵过量,养殖密度过高等现象,造成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生物的生存环境都造成了严重污染。而在养殖的过程中,并没有合理的养殖装置,克服在养殖贝类以及藻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贝藻单养对周边水域和养殖环境本身都产生严重污染,也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养殖过程中的问题频发,大量养殖生物死亡及环境破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综上所述,传统海洋渔业养殖的过程中缺乏一种可避免用于增养殖的过程中对海洋环境污染,并且可使得生态系统修复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独贝类养殖以及单独藻类养殖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所述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固定框、固定于所述固定框上的贝类养殖箱以及藻类养殖装置,其中,所述贝类养殖箱和藻类养殖装置在所述固定框上相邻成排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设有多条浮绳,所述贝类养殖箱和藻类养殖装置固定于所述浮绳上。
优选的,所述浮绳和所述固定框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漂浮所述固定框、所述贝类养殖箱和藻类养殖装置的浮球。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为长方形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置浮绳的数量为5;
靠近所述固定框边框的两根浮绳用于悬挂贝类养殖箱;位于中间的三根浮绳用于悬挂藻类养殖装置。
优选的,所述贝类养殖箱包括多个串联的贝类养殖盘。
优选的,所述藻类养殖装置包括固定杆、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的转盘以及固定于所述转盘上的旋转臂,其中,所述旋转臂的末端固定有吊杆,所述吊杆上设有吊绳。
优选的,所述旋转臂的数量为至少2根。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上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锚。
优选的,所述绳索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每排贝类养殖箱的数量至少为2;每排所述藻类养殖装置的数量至少为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在固定框内设置浮绳,以及在浮绳上相邻安装贝类养殖箱和藻类养殖装置,使得养殖的藻类和贝类形成共生的关系,达到净化水域环境,提高海水水质的目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贝类和藻类的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6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浮床
- 下一篇:一种造纸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