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5511.1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9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季凯雯;郑军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凯雯;郑军立 |
主分类号: | F16L7/02 | 分类号: | F16L7/02;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圈 电缆 活动接口 新型封堵 管子 密封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 多次使用 首尾两端 橡胶材质 橡胶圈卡 法兰片 防老鼠 管道口 紧固件 扣住 卡住 靠拢 防火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封堵器,包括橡胶圈、2个法兰片和多个紧固件;其中,所述橡胶圈的首尾两端相互靠拢形成一个活动接口处,所述橡胶圈能够卡住或者扣住电缆或者类似于电缆的管子;由于橡胶圈本身采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弹性,在对橡胶圈的活动接口处施加外力后,使得橡胶圈由正常状态下的O形变成U形,然后将橡胶圈卡在电缆(类似于电缆的管子)上,推到管道口。一种新型封堵器,使密封防水性能好,还能防火防老鼠,并且能反复多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管路的封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封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力和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地面、高空架设电线、电缆既影响运输同时也占据大量空间,从而逐渐转换为地下管道安装国家电力、通讯等方面电线、电缆,通常这些地方处于多水或者潮湿的环境当中,因此,这就对电缆的密封防水性能要求较高。
目前,地下电缆管道的密封多采用水泥或防火泥,水泥密封需提前运输物料且需要有水源,搅拌灌浆固化慢,石子和沙子容易对电缆和管道造成伤害;防火泥则需要水源50℃软化挤压,易于剥离。它们的共同缺点还有:不可回收,难清理;一方面水泥封死了管内的电缆线,使得日后的扩容需要更换电缆线时,会因为难以抽动原电缆线而导致将整个电缆通道报废,无法二次利用;另一方面水泥类材料本身的抗渗漏性井不好,长期水压的渗透,很难让密封面一直保持良好无裂纹、无渗水,从而使得电缆管道中两侧或某一侧长时间处于潮湿、多水的环境中,而当需要对该位置进行施工时,往往首先得先抽水、除湿,然后才能进行施工工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封堵器,使密封防水性能好,还能防火防老鼠,并且能反复多次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封堵器,包括橡胶圈(1)、2个法兰片(2)和多个紧固件;其中,所述橡胶圈(1)的首尾两端相互靠拢形成一个活动接口处,所述橡胶圈(1)能够卡住或者扣住电缆或者类似于电缆的管子;由于橡胶圈(1)本身采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弹性,在对橡胶圈(1)的活动接口处施加外力后,使得橡胶圈(1)由正常状态下的O形变成U形,然后将橡胶圈(1)卡在电缆(类似于电缆的管子)上,推到管道口。
2个法兰片(2)分别设置在橡胶圈(1)的上下两端,2个法兰片(2)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橡胶圈(1)的上下两端;
在橡胶圈(1)的上下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槽口,在橡胶圈(1)的上下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位于与其相邻两个槽口之间;
在法兰片(2)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跟橡胶圈(1)上端面或下端面上的多个槽口相互嵌套配合的多个凸出块;且在法兰片(2)内侧面上设有用于法兰片(2)与橡胶圈(1)之间密封性的多条止水线;
在法兰片(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
紧固件依次贯穿通过其中一个法兰片(2)上的第二通孔、橡胶圈(1)上端面上的槽口、橡胶圈(1)下端面上的第一通孔以及另外一个法兰片(2)上的第二通孔;或者紧固件依次贯穿通过其中一个法兰片(2)上的第二通孔、橡胶圈(1)上端面上的第一通孔、橡胶圈(1)下端面上的槽口以及另外一个法兰片(2)上的第二通孔;这样实现位于橡胶圈(1)上下两端的2个法兰片(2)与橡胶圈(1)固定连接成一体;而且这些紧固件都是隐藏在橡胶圈(1)和2个法兰片(2)内的。
作为优选的,每个法兰片(2)是由第一法兰组件(21)和第二法兰组件(21)对接而成的,所述第一法兰组件(21)和第二法兰组件(22)均呈半圆环形状;
在第一法兰组件(21)上设置有第一止水线(211)以及用于跟橡胶圈(1)上端面或下端面上的槽口相互嵌套配合的多个第一凸出块(212),所述第一止水线(211)环绕在多个第一凸出块(212)的周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凯雯;郑军立,未经季凯雯;郑军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5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效隔热结构的介质输送管
- 下一篇:一种防断裂的隔热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