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青砖茶自动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4519.6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6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刚;李世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1/00;F26B25/00;F26B25/18 |
代理公司: | 42103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末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4300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式传送带 自动烘干装置 封闭式壳体 传送带 多级网式 青砖茶 本实用新型 烘干效率 壳体顶端 热气通道 体内夹层 出料口 进料斗 排湿口 输出端 输入端 体内 茶叶 | ||
一种青砖茶自动烘干装置,包括封闭式壳体和网式传送带,封闭式壳体一端为进料斗,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多级网式传送带,且上一级网式传送带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网式传送带的输入端对接;所述壳体内夹层中设有热气通道,壳体顶端设置有排湿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青砖茶自动烘干装置,通过设置多级网式传送带,增大茶叶接触面积,可提高烘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青砖茶加工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青砖茶自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青砖茶烘干一般采用单条传送带传送或利用搅拌筒输送来进行烘干,其不仅效率低下,且烘干不均,严重影响青砖茶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青砖茶自动烘干装置,能够大批量的进行青砖茶的烘干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青砖茶自动烘干装置,包括封闭式壳体,封闭式壳体一端为进料斗、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多级网式传送带,且上一级网式传送带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网式传送带的输入端对接;所述壳体内夹层中设有热气通道,壳体顶端设置有排湿口。
所述多级网式传送带包括一级传送带、二级传送带及三级传送带,一级传送带、二级传送带及三级传送带均由独立电机控制其运行。
所述封闭式壳体包括底板、侧板及顶板,所述底板与侧板焊接固定;底板上另外整列设置有槽钢,隔板插入到槽钢内并与侧板形成热气通道。
所述隔板与槽钢之间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包括工字型夹持部、倒钩部,工字型夹持部将两隔板限位并夹持,倒钩部设置在工字型夹持部横段两侧并与槽钢边沿挂接卡住。
所述热气通道内安装有传热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青砖茶自动烘干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多级网式传送带,利用热空气进行加热烘干,可实现连续作业且占用面积较小。
2)、通过采用封闭式壳体结构,减少散热量,提高热能利用率。
3)、通过对多级网式传送带设置独立运行模式,可将茶叶烘干分成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根据茶叶的干湿度可设置不同参数,减少能耗并能确保茶叶干燥均匀,进而确保茶叶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与槽钢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与槽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去掉侧板)。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左视图(仅仅用线条简易表示)。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与槽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去掉侧板)。
图中:壳体1,进料斗2,出料口3,网式传送带4,一级传送带4-1,二级传送带4-2,三级传送带4-3,热气通道5,排湿口6,底板7,侧板8,顶板9,槽钢10,隔板11,密封条12,工字型夹持部13,倒钩部14,传热管15,空气加热器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青砖茶自动烘干装置,包括封闭式壳体1,封闭式壳体1包括底板7、侧板8及顶板9,底板7与侧板8焊接固定,而顶板则沿壳体长度方向分多块、且一端与一侧的侧板8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侧板螺栓连接,采用封闭式结构可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而封闭式壳体1一端设有进料斗2、另一端设有出料口3,进料斗2、出料口3分别用于进料、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4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米生产的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饲料用的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