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颜巴赫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3957.0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7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峰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H01T13/22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侧电极 中心电极 燃气内燃机 本实用新型 支撑材料 点火可靠性 使用寿命 相对布置 共圆心 交换孔 纵截面 圆环 燃气 | ||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颜巴赫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具体而言是一种颜巴赫6系列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火花塞包括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中心电极及侧电极的形状均是一个纵截面为矩形的圆环,分别布置在各自的支撑材料上,且中心电极及侧电极相对布置;中心电极与侧电极的横截面共圆心。在侧电极支撑材料上设有若干燃气交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的一种颜巴赫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显著提高了火花塞的安全性,点火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颜巴赫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具体而言是一种颜巴赫6系列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
背景技术
颜巴赫(Jenbacher)燃气内燃机是依靠各种可燃气体(如天然气、石油气、垃圾填埋气、页岩气、煤层气、生物沼气、高炉煤气)等运行的,装有电子点火系统的内燃机。颜巴赫燃气内燃机多用于连续工作的发电机组。
由于燃气的燃烧特性,燃气在内燃机缸内燃烧的温度相对较高,高达近千度,用于燃气内燃机缸内点火的火花塞处于燃烧中心位置,在50Hz输出电压情况下,内燃机转速1500转/秒,每秒钟需点火12.5次,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尤其是颜巴赫6系列燃气内燃机,单缸排量高达6.24升,缸内燃烧能量非常高,现有技术的火花塞中侧电极支撑材料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烧蚀现象。
现有技术的颜巴赫6系列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中,侧电极以悬臂的方式置于中心电极放电端的顶部。当侧电极支撑材料发生烧蚀后,会发生侧电极丢失或减小的现象,进而造成中心电极与侧电极的相对面积(点火面积)不存在或者减少;烧蚀还会造成侧电极支撑材料的形变,改变放电间隙。上述问题均会导致火花塞中心电极与侧电极的放电效果,致使点火电压升高,影响正常点火。
在侧电极支撑材料没有完全被烧蚀的情况下,现有技术的侧电极可以小范围的调整与中心电极的放电间隙,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侧电极支撑材料被烧蚀后,侧电极极易掉入缸内造成缸体破坏,存在严重隐患;(2)调整火花塞放电间隙需要关机调整,影响工作;(3)由于被烧蚀的侧电极端面不规则,调整完的放电间隙后的火花塞也难以满足火花塞的最佳点火需要;(3)放电间隙的调整范围有限,一旦调整余量用尽,只能更换火花塞。
上述技术问题严重制约了火花塞的使用安全性、寿命及点火可靠性,致使现有技术的颜巴赫6系列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的平均工作时间只有不到2000小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颜巴赫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具体而言是一种颜巴赫6系列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该火花塞克服了侧电极支撑材料被烧蚀的现象,增加了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的相对面积,提高了点火稳定性,在火花塞使用周期内,放电间隙稳定的保持为最佳放电间隙。显著提升了点火可靠性,改进燃气的燃烧质量,提高了颜巴赫6系列燃气内燃机的工作稳定性,尤其是显著提高了火花塞的使用安全性,寿命及点火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颜巴赫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
一种颜巴赫燃气内燃机用火花塞,包括中心电极与侧电极。
所述中心电极形状是一个纵截面为矩形的圆环,中心电极焊接在中心电极支撑材料上。侧电极的形状同样是一个纵截面为矩形的圆环,侧电极焊接在侧电极支撑材料上。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的支撑材料的材质为镍铬合金。
中心电极的横截面与侧电极的横截面同圆心,并且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的上下端面相齐平。
由于中心电极与侧电极的材质为贵金属,故此,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的尺寸必须经过详细论证方能兼顾火花塞的制作成本和使用效果。
中心电极在直径方向上的厚度为D1,D1的最佳取值范围是:0.3mm≤D1≤2mm。典型值可以是0.3mm,0.4mm,0.5mm,0.8mm,1mm,1.2mm,1.5mm,1.8mm,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峰,未经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3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