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92838.3 | 申请日: | 2019-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8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赖卫国;詹欣宇;俞威;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进凯利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31312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红 |
| 地址: | 2017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勾线 推结 本实用新型 头部正面 缝合线 推结杆 打结 人字形手柄 手柄 前端设置 关节镜 结头 转轴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包括一个人字形手柄(1),所述手柄(1)的转轴处向前连接一个推结杆(2),所述推结杆(2)的前端设置勾线钳(3),所述勾线钳(3)的头部正面设置一个推结孔(4)。本实用新型在勾线钳的基础上,在头部正面通过增加一个推结孔,可以将缝合线轻松勾出,又可推进缝合线打结的结头,用于辅助手术的完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手术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肩袖撕裂治疗方面,广泛使用关节镜作为治疗辅助手段。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直径5mm左右的棒状光学器械,是用于医师诊治关节疾患的内窥镜。关节镜下的技术操作要利于促进肩袖肌腱与骨面的愈合。首先要明确肩袖撕裂的具体类型(新月形、L形、U形或复合型),然后用持物钳抓取并牵拉肩袖撕裂边缘,探查评估肩袖残端的质地以及活动度。若为新月形撕裂,用锚钉直接缝合于骨床较为容易;若为L形撕裂,那么将撕裂的水平段用锚钉牢靠缝合固定于止点,然后纵向段采用边对边缝合;若为U形或复合型撕裂,这些撕裂的程度通常较大,需要经边对边缝合转变成撕裂面积小以及边缘张力低的新月形撕裂后再固定于止点。常见的关节镜下肩袖撕裂的缝合固定方法主要包括单排缝合、双排缝合、缝合桥技术。其中,双排缝合较之单排缝合能增加肌腱与骨床的接触面积,但是其临床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而缝合桥技术则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肩袖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强度,有效提高术后疗效。但无论是何种方法,缝合时需要将缝线抽出打结。但在打结时一般要对所打结的结头进行推结,一般是用手术钳对打结的结头进行推结,特别是在对结头进行推结时往往造成滑线掉线,或推结不到位,从而造成打结不牢,导致手术缝合不理想。因此,设计一种可轻松勾出缝合线同时又可以对缝合线打结的结头进行推结的器械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包括一个人字形手柄,所述手柄的转轴处向前连接一个推结杆,所述推结杆的前端设置勾线钳,所述勾线钳的头部正面设置一个推结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中,所述推结杆内设置一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另一端连接所述勾线钳;通过连杆控制所述勾线钳头部的开关闭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中,所述推结孔的直径为6mm~8mm。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中,所述勾线钳的直径大于所述推结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中,所述推结孔的轴心线和所述推结杆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勾线钳的基础上,在头部正面通过增加一个推结孔,可以将缝合线轻松勾出,又可推进缝合线打结的结头,用于辅助手术的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的立体图。
图2为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的正视图。
图3为勾线钳的放大图。
图4为勾线钳的端面视图。
图1-4,1-手柄,2-推结杆,3-勾线钳,4-推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关节镜用可勾线可推结器械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进凯利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进凯利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2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