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造口术后伤口护理腰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2542.1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姚炜;薛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F7/00;A61F5/4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造口 术后 伤口 护理 腰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造口术后伤口护理腰带,包括腰带主体,腰带主体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腰带主体的内边侧设置有内带,内带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前端面的外侧中央设置有套接件,套接件的内侧套接有长度调节扣,前端面的内侧两端均设置有伤口贴,伤口贴的表面设置有竹纤维消毒贴,伤口贴与前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块。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肠造口术后伤口护理腰带,该护理腰带用于术后使用,通过腰带将患者腰部伤口进行保护,内部通过海绵体以及橡胶垫提升内部的缓冲性以及舒适性,可减轻碰撞时受到的伤害,且在腰带可将伤口处进行密封消毒,可防止细菌滋生感染,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护用品,特别涉及一种肠造口术后伤口护理腰带。
背景技术
所谓结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对整体的消化功能影响不大。
在现有的结肠造口术条件基础上,对于术后伤口护理上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缺乏相应的伤口护理的医护结构,在术后患者不能进行活动,容易造成伤口开裂,同时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受到碰撞或意外时容易导致患者伤口开裂,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肠造口术后伤口护理腰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肠造口术后伤口护理腰带,包括腰带主体,所述腰带主体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腰带主体的内边侧设置有内带,所述内带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前端面的外侧中央设置有套接件,所述套接件的内侧套接有长度调节扣,所述前端面的内侧两端均设置有伤口贴,所述伤口贴的表面设置有竹纤维消毒贴,所述伤口贴与前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端面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后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热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带的外侧套接有海绵体,所述海绵体的外侧套接有橡胶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腰带主体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腰部支撑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接件的表面安装有固定销,所述套接件与长度调节扣通过固定销相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伤口贴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肠造口术后伤口护理腰带,该护理腰带用于术后使用,通过腰带将患者腰部伤口进行保护,内部通过海绵体以及橡胶垫提升内部的缓冲性以及舒适性,可减轻碰撞时受到的伤害,且在腰带可将伤口处进行密封消毒,可防止细菌滋生感染,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腰带主体;2、前端面;3、后端面;4、内带;5、橡胶垫;6、导热支撑板;7、加热器;8、海绵体;9、长度调节扣;10、套接件;11、固定销;12、腰部支撑件;13、橡胶体;14、伤口贴;15、缓冲垫;16、竹纤维消毒贴;17、弹性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2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手推车
- 下一篇:一种纳米流体防雷座椅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