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装置和包括其的电子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2328.6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6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童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高伟;卜璐璐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插头组件 充电装置 卡合组件 充电主体 电力接收 接收坞 插脚 本实用新型 插脚组件 第一壳体 电力转接 电子产品 匹配 开口 组件电连接 第二壳体 电力传输 壳体内部 可替换性 生产效率 腔体 容置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和包括其的电子产品。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主体和插头组件,其中,充电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电路板,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电路板的腔体,并且第一壳体的一个面或一个角上形成有插头组件的接收坞,接收坞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第一卡合组件,接收坞内设有电力接收组件,电力接收组件电连接至电路板;以及插头组件包括插脚组件和与第一卡合组件匹配的第二卡合组件,第二卡合组件用于将插头组件固定到充电主体,插脚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插脚,第二壳体内设有与电力接收组件匹配的电力转接组件,电力转接组件用于将插脚上的电力传输至电路板。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能够实现插脚的可替换性,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和包括其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充电器产品比较普及且品类繁多。面向全球市场,同一款充电器产品往往需销往世界各地,这存在一些问题,即:全球的不同区域通常有着不同的插脚规格,这就导致同一款充电器产品需要对应不同的销售区域定制不同的设计方案,对于不同规格及功能的多款充电器产品的生产投入较大、工艺复杂、部件品类多且不利于管理及生产,研发周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充电装置,在该充电装置中,插头部分和充电主体被设计为独立的两部分,不同规格的插脚经模块化制造各自成为符合相应规格标准的插头组件(即对于同一标准通用的组件,可称为标准通用件),任一规格的插头组件与充电主体组装在一起即可成为符合一定插脚规格标准的充电装置,从而能够实现充电器产品生产和/或使用中插脚的可替换性,解决上面描述的因为不同区域具有不同插脚规格而导致的诸多问题。下面简要描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装置的方案,更多细节将在后续结合附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加以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主体和插头组件,其中,所述充电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电路板,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所述电路板的腔体,并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个面或一个角上形成有所述插头组件的接收坞,所述接收坞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第一卡合组件,所述接收坞内设有电力接收组件,所述电力接收组件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脚组件和与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匹配的第二卡合组件,所述第二卡合组件用于将所述插头组件固定到所述充电主体,所述插脚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插脚,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电力接收组件匹配的电力转接组件,所述电力转接组件用于将所述插脚上的电力传输至所述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卡合部件,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卡合部件,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和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各自包括的卡合部件在安装时相互匹配卡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包括插入件,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包括供所述插入件插入以实现卡合的插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的第一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凸起卡合的第二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包括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包括第二接合面,所述第一接合面和所述第二接合面经超声波熔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个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匹配的第三卡合组件,所述第三卡合组件用于将所述插脚组件固定到所述第二卡合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卡合部件,所述第三卡合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卡合部件,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和所述第三卡合组件各自包括的卡合部件在安装时相互匹配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2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