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92192.9 | 申请日: | 2019-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3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戴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米恩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28414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管理芯片 电容 电池管理电路 本实用新型 自感线圈 电阻 电源 电池 二极管 热敏电阻 使用寿命 栅极连接 负极 接地 漏极 源极 充电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和PMOS晶体管;充电管理芯片的TEMP端口连接热敏电阻R78;充电管理芯片的BAT端口分别连接有电源、电池、电容C41、电阻R77,电池的另一端口以及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7的另一端与充电管理芯片的CSP端口以及自感线圈L5相连,自感线圈L5分别与PMOS晶体管的漏极相连;充电管理芯片的DRV端口与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PMOS晶体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有电源、二极管D15的负极、电容C42和电容C4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DTU充电电流过大,充电管理芯片易损坏的问题,可实现温度的监测,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DTU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
背景技术
DTU是数据传输单元,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快速充电,DTU充电的充电电流越来越大,较大的充电电流在通过充电管理芯片时,会使充电管理芯片发热,而且充电电流越大,发热量也越大,会导致局部过热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解决了现有DTU充电电流过大,充电管理芯片易损坏的问题,可实现温度的监测,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DTU的电池管理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和PMOS晶体管;其中,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PGND端口和GND端口均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HRG端口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通过电阻与电源相连;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TEMP端口连接电阻R87的一端,电阻R8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EOC端口连接电阻R80的一端,电阻R8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OM1端口分别连接电阻R81和电容C46的一端,电阻R81和电容C46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OM2端口通过电阻R79与电容C45的一端连接,电容C4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TEST端口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OM3端口连接电容C44的一端,电容C44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BAT端口分别连接有电源、电池的一个端口、电容C41的一端、电阻R77的一端,电池的另一端口以及电容C41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7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CSP端口以及自感线圈L5的一端相连,自感线圈L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PMOS晶体管的漏极以及肖特基二极管D16的一端相连,肖特基二极管D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V+端口与电源相连;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DRV端口与所述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PMOS晶体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有电源、二极管D15的负极、电容C42和电容C43的一端,二极管D15的正极连接有VCC DC,电容C4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3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VG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电路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在TEMP端口连接一个的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可方便监测DTU供电电池温度,如果DTU供电电池温度超出正常范围,充电过程将被暂停,直到DTU供电电池温度回复到正常温度范围内为止,从而为DTU供电电池提供了一种保护,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当BAT端口电压由于负载变化或者突然移走DTU供电电池等原因而上升时,如果BAT端口电压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关断片外的PMOS晶体管,充电器暂时停止,直到BAT端口电压回复到恒压充电电压以下,解决了现有DTU充电电流过大,充电管理芯片易损坏的问题;且PMOS晶体管与充电管理芯片的连接,有利于提高充电器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米恩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米恩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2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电源系统
- 下一篇:充电器、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