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微珠洗涤与回收装置及单细胞测序样品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1691.6 | 申请日: | 201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1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魏文博;王磊;李贵波;刘龙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44334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辉剑;肖昀<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808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 回收槽 废液收集槽 微珠 多孔膜 负压产生组件 本实用新型 测序样品 处理系统 回收装置 交叉污染 液体通过 负压 夹持 回收率 收容 截留 | ||
一种便携式微珠洗涤与回收装置,包括:洗涤回收槽;洗涤回收槽用于洗涤微珠;废液收集槽,废液收集槽与洗涤回收槽相连通;废液收集槽收集从洗涤回收槽流入的液体;多孔膜,多孔膜收容在洗涤回收槽的底部或被夹持在洗涤回收槽与废液收集槽的主体部分之间;多孔膜截留微珠;及负压产生组件,负压产生组件与废液收集槽相连通;负压产生组件产生负压,以使得洗涤回收槽内的液体通过多孔膜上的孔流入废液收集槽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单细胞测序样品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微珠洗涤与回收装置及单细胞测序样品处理系统能够降低交叉污染风险、提高微珠回收率且不限制微珠种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控技术和相关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微珠洗涤与回收装置及单细胞测序样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方向的技术在不断发展,成为了研究细胞异质性的一种强有力的新方法。
单细胞的分离及制备是单细胞测序中第一个也是极为关键的步骤。现有技术中,常使用微流控芯片生产微液滴,再在所述微液滴中加入破乳试剂及洗涤试剂,以进行破乳操作。在现有技术中,破乳操作使用的主要是离心和磁力架吸附。因整个破乳过程需要重复加入洗涤试剂,所以每次离心阶段均会有部分微珠随着上清液的弃除而脱离检测体系,根据之前的实验数据统计,经过破乳阶段后仅有30%的微珠会进入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且操作步骤过多且繁琐。而使用磁力架吸附是通过添加洗涤试剂后利用磁性作用将磁性微珠吸附到管壁一侧,再将剩下的废液去除,重复这一过程可以达到洗涤效果。另外,重复加入洗涤试剂会增加细胞中核酸物质之间的交叉感染。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微珠洗涤及回收方法具有如下缺点:1.交叉污染的风险高;2.微珠回收率低;3.对微珠的种类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交叉污染风险、提高微珠回收率且不限制微珠种类的便携式微珠洗涤与回收装置。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交叉污染风险、提高微珠回收率且不限制微珠种类的单细胞测序样品处理系统。
一种便携式微珠洗涤与回收装置,用于洗涤并回收带有核酸物质的微珠;所述便携式微珠洗涤与回收装置包括:一洗涤回收槽;所述洗涤回收槽洗涤微珠;一废液收集槽,所述废液收集槽与所述洗涤回收槽相连通;所述废液收集槽收集从所述洗涤回收槽流入的液体;一多孔膜;所述多孔膜收容在所述洗涤回收槽的底部或被夹持在所述洗涤回收槽与所述废液收集槽的主体部分之间;所述多孔膜截留微珠;及一负压产生组件,所述负压产生组件与所述废液收集槽相连通;所述负压产生组件产生负压,以使得洗涤回收槽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多孔膜上的孔流入所述废液收集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洗涤回收槽包括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上形成有一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底部形成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底壁的滤孔,所述多孔膜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膜为高分子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废液收集槽包括一第二侧壁及一第二底壁,所述第二侧壁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壁上,所述废液收集槽还包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开设在所述第二侧壁或第二底壁上;所述负压产生组件包括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内,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负压产生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废液收集槽还包括一环绕所述连接孔设置的第二收容槽,一密封胶底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槽内,以使所述负压产生组件与所述废液收集槽密封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产生组件为注射器或小型真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洗涤回收槽与所述废液收集槽的主体部分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或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当所述洗涤回收槽与所述废液收集槽的主体部分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时,所述多孔膜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或被夹持在所述洗涤回收槽与所述废液收集槽的主体部分之间;当所述洗涤回收槽与所述废液收集槽的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时,所述多孔膜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1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沼气发酵池
- 下一篇:一种设有快速灭菌补料切换系统的发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