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毛刺用铲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0795.5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2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杆 本实用新型 手柄 锥形结构 去毛刺 铲刀 毛刺 圆柱形结构 机械加工 零件边缘 手持操作 插入口 刀刃 残留 造型 铲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去毛刺用铲刀,包括手柄和刀杆,所述手柄为圆柱形,前端为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的中心位置设有刀杆插入口;所述刀杆为圆柱形结构,前端设有刀刃,后端放置于刀杆插入口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小巧,便于手持操作,能有效铲除机械加工后的零件边缘残留的毛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毛刺用铲刀。
背景技术
经过车削、铣削或者是刨削等机械加工后得到的零件,往往会在零件的边缘处留下毛刺,如果不能有效去除,一方面会划到接触者的手部,另一方面如果在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出现毛刺则会影响产品的装配精度和产品的使用效果。因此在零件机械加工完成后要进行去毛刺处理,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毛刺用铲刀,方便对零件边缘的毛刺进行处理,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去毛刺用铲刀,包括手柄和刀杆,所述手柄为圆柱形,前端为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的中心位置设有刀杆插入口;所述刀杆为圆柱形结构,前端设有刀刃,后端放置于刀杆插入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刀刃的左右两侧向中部倾斜,形成双面刀刃。
作为优选,所述双面刀刃夹角为5°~15°。
为使刀杆末端和刀杆插入口连接的更加牢固,在所述刀杆插入口内倒入一定量的强力胶水。
为使手柄便于加工和手持,所述手柄采用胶木或者有机玻璃制成。
为方便加工,采用现有钻头作为刀杆的半成品。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小巧,便于手持操作,能有效铲除机械加工后的零件边缘残留的毛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阐述的更为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去毛刺用铲刀,包括手柄1和刀杆2,所述手柄为圆柱形,前端为锥形结构3,在锥形结构的中心位置设有刀杆插入口4;所述刀杆2为圆柱形结构,前端设有刀刃5,后端放置于刀杆插入口4内。
作为优选,所述刀刃5的左右两侧向中部倾斜,形成双面刀刃。
作为优选,所述双面刀刃夹角为5°~15°。
为使刀杆末端和刀杆插入口连接的更加牢固,在所述刀杆插入口内倒入一定量的强力胶水。
为使手柄便于加工和手持,所述手柄采用胶木或者有机玻璃制成。
为方便加工,采用现有钻头作为刀杆的半成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小巧,便于手持操作,能有效铲除机械加工后的零件边缘残留的毛刺。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0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筒体底圈平头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正反双面加工倒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