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墩柱防水钢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8842.2 | 申请日: | 201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牛林新;高增印;苗凤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心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48 | 代理人: | 严婷婷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模板 防水 压紧齿 安装腔 吸水层 防水能力 斜面连接 安装耳 墩柱 半圆弧形状 本实用新型 两端设置 密封垫片 一端连接 依次设置 密闭性 形变 多层 壳体 向内 压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墩柱防水钢模板,防水钢模板为半圆弧形状,防水钢模板包括安装腔,安装腔内从壳体向内依次设置第一隔水层、第一吸水层、第二隔水层、第二吸水层、第三隔水层。防水钢模板的两端设置安装耳,安装耳通过斜面连接件与安装腔的一端连接,在安装腔的端部内侧设置第一压紧齿,在斜面连接件的内侧设置第二压紧齿,第一压紧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第二压紧齿的横截面为矩形。通过设置多层隔水层和吸水层,显著提高了防水钢模板的防水能力,通过设置第一压紧齿和第二压紧齿能够大幅度迫使密封垫片产生形变,从而提高了防水钢模板的安装密闭性,进一步保证防水钢模板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工程以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墩柱防水钢模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道路桥梁工程以及水利工程领域中,当建设的桥梁需要跨越水域时,桥梁的墩柱通常会有一部分沉浸在水域中,由于桥梁的墩柱通常采用混凝土浇筑,因此在水域内的墩柱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从而提高墩柱的使用寿命和承重能力。现有技术中,对墩柱进行防水作业的最简单形式是在墩柱表面涂覆防水材料,这种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保证防水效果,随着水流中的泥沙的冲刷,防水材料很容易被冲刷掉,而建造好的桥梁又不具备再次涂覆防水材料的条件,因此涂覆防水材料的方法已经被抛弃。另一种墩柱防水方法是在墩柱表面设置防水结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水结构较为简单,不能进行有效防水,且安装麻烦,不具有广泛适应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墩柱防水钢模板,本实用新型的墩柱防水钢模板采用钢作为壳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和稳定性,防水钢模板整体为半圆弧形,多个防水钢模板能够互相连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钢模板具有安装腔,在安装腔内设置多层隔水层和吸水层,进一步提高了防水能力。此外,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水钢模板特别设置第一压紧齿和第二压紧齿对密封垫片的两端进行压紧,迫使密封垫片加大形变,提高了密封效果,进而提高防水钢模板的防水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墩柱防水钢模板,包括墩柱和防水钢模板,防水钢模板为半圆弧结构,防水钢模板包括加强筋、安装耳、斜面连接件、密封垫片、第一压紧齿、第二压紧齿、第一隔水层、第一吸水层、第二隔水层、第二吸水层、第三隔水层,安装耳设置在防水钢模板的两端,防水钢模板具有安装腔,从防水钢模板的外壳向内依次安装有第一隔水层、第一吸水层、第二隔水层、第二吸水层、第三隔水层、密封垫片,在防水钢模板的两端形成安装腔的外侧安装加强筋,安装耳通过斜面连接件与防水钢模板的安装腔外侧连接,在与防水钢模板安装腔连接的部分的内侧设置第一压紧齿,在斜面连接件的内侧设置第二压紧齿,第一压紧齿和第二压紧齿将密封垫片压紧在墩柱表面,第一压紧齿的截面为三角形,第二压紧齿的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地,第一隔水层的厚度小于第一吸水层的厚度,第二隔水层的厚度大于第一隔水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第三隔水层的厚度小于第二隔水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密封垫片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安装耳通过螺栓或螺钉将防水钢模板安装在墩柱表面。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做特别说明的,均可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墩柱防水钢模板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密封性能良好,适用范围广。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钢模板安装在墩柱上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未经黄淮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8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面放坡桥墩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支座临时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