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8595.6 | 申请日: | 2019-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国;顾洪德;杨培;叶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33241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片 针织 本实用新型 提花组织 包边条 包边 侧边 针床 编织 边缘优化 线圈纵行 针织产品 纱线 边缘区 可调节 新路径 包覆 扎紧 电脑 | ||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包括针织织片,在针织织片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线圈纵行的前后两针床相对线圈纱线构成的圆筒提花组织。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利用圆筒提花组织扎紧包覆针织织片的侧边,从而达到提高针织织片侧边强度的包边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直接在两针床的电脑横机上实现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可以在横编成型类针织织片的边缘区按设计需要编织出边缘宽度可调节的仿包边效果,突破了传统编织方法的上述局限性,为针织产品实现边缘优化处理开辟新路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的电脑横机生产的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电脑横横编得到的针织织片其组织结构在边缘处直接暴露在外,在一些特殊的使用场景上,如针织挂毯等,对针织织片的边缘强度及形状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对针织织片的边缘二次加工,从而完成包边处理。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当同一片横编成型类针织织片使用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纱线编织时,由于纱线颜色、组织结构及纱线编织方向的变化等因素,使得针织织片边缘线圈呈现出杂乱不同的颜色或结构,造成织片边缘品质不佳,视觉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在电脑横机上一次生产完成,且具有良好的装饰及保护效果的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包括针织织片,在针织织片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线圈纵行的前后两针床相对线圈纱线构成的圆筒提花组织。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利用圆筒提花组织扎紧包覆针织织片的侧边,从而达到提高针织织片侧边强度的包边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针织织片为纬编单面织片或纬编双面织片。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圆筒提花组织由单色纱线构成。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圆筒提花组织的宽度与线圈纵行数成正比,所述的宽度是指针织织片上下两个表面上圆筒提花组织的宽度。
上述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的编织方法,是使用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的电脑横机,并至少具有纱嘴A,按以下步骤进行编织:
a.纱嘴 A前行向前后针床织针按需给纱并编织;
b.当纱嘴A所带纱线编织织片到侧边时,侧边至少一个线圈纵行中前后两针床的相对线圈使用纱嘴A所带纱线做圆筒提花组织;
c.当侧边需要进行加针或减针时,根据圆筒提花组织的线圈纵行数,进行相应的移针线圈纵行数。
另一种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的编织方法,是使用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的电脑横机,并至少具有纱嘴A和纱嘴B,按以下步骤进行编织:
a.纱嘴 A前行向前后针床织针按需给纱并编织;纱嘴B前行向前后针床织针按需给纱并编织;
b.当纱嘴A所带纱线编织织片到侧边时,纱嘴B在侧边做反踢不织处理,侧边至少一个线圈纵行中前后两针床的相对线圈使用纱嘴A所带纱线做圆筒提花组织;
c.当侧边需要进行加针或减针时,根据圆筒提花组织的线圈纵行数,进行相应的移针线圈纵行数。
第三种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的编织方法,是使用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的电脑横机,并至少具有纱嘴A和纱嘴C,按以下步骤进行编织:
a.纱嘴 A前行向前后针床织针按需给纱并编织;
b.当纱嘴A所带纱线编织织片到侧边时,纱嘴A在侧边做反踢不织处理,另外引入纱嘴C,侧边至少一个线圈纵行中前后两针床的相对线圈使用纱嘴C所带纱线做圆筒提花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8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 下一篇:一种针织机械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