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7855.8 | 申请日: | 201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辉;王一宁;郭世良;王荐;肖文丽;赵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宝力富源减隔震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84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座本体 隔震橡胶支座 连接板 下预埋板 限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 上预埋板 底面 上部建筑物 固定设置 竖直设置 水平力 侧倾 顶面 抗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其包括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其包括上预埋板、连接板、支座本体和下预埋板;上预埋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下预埋板之间竖直设置有支座本体,支座本体的顶面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其底面与下预埋板固定连接;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围绕支座本体设置在支座本体的外侧,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支座本体水平方向的位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抗水平力的性能强,能够防止支座上部建筑物因位移过大而侧倾,达到抗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背景技术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桥梁的重要传动装置。未发生较大振动时,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依靠静摩擦力来抵御风荷载和微震动的作用;当地震作用较大时,预埋板剪切支座本体橡胶层产生位移,使得传入到上部建筑物的地震力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通过摩擦能够消耗吸收地震能量,使得地震反应减小。然而,采用现有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时,如果支座本体橡胶层产生的位移过大,往往会导致支座上部建筑物发生倾斜,无法达到抗震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建筑物因位移过大而出现侧倾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其包括上预埋板、连接板、支座本体和下预埋板;所述上预埋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下预埋板之间竖直设置有所述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的顶面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其底面与所述下预埋板固定连接;
所述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围绕所述支座本体设置在所述支座本体的外侧,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支座本体水平方向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喇叭口部件和挡环,所述第一喇叭口部件套设在所述支座本体的外侧,其小口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其大口端靠近所述下预埋板;所述挡环位于所述第一喇叭口部件的外侧,且设置在所述下预埋板的顶面上;所述挡环与第一喇叭口部件的大口端之间留有间隙。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喇叭口部件包括第一圆筒和中空的第一圆台,所述第一圆筒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台的小口端的内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一圆台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台的锥度大于所述支座本体受限最大位移时的倾斜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喇叭口部件与连接板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挡环与下预埋板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喇叭口部件和挡条;所述第二喇叭口部件套设在所述支座本体的外侧,其小口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其大口端靠近所述下预埋板,所述挡条位于所述第二喇叭口部件的外侧,且设置在所述下预埋板的顶面上;所述挡条与第二喇叭口部件的大口端之间留有间隙。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喇叭口部件包括第二圆筒、中空的第二圆台和外壳,所述第二圆筒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台的小口端的内径;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和第二圆台的外侧,使得所述第二喇叭口部件的外轮廓的水平投影为方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条的数量为一根或四根;当所述挡条的数量为一根时,所述挡条设置在所述下预埋板的顶面上,且所述挡条的首尾相连,围成一矩形;当所述挡条的数量为四根时,四根所述挡条以90°间隔均匀设置在所述下预埋板的顶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喇叭口部件与连接板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挡条与下预埋板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宝力富源减隔震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宝力富源减隔震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7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