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焊接结构检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87800.7 | 申请日: | 2019-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6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姜钰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泰和兴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245 | 分类号: | G01B5/245;G01B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座横杆 量角 指示针 支架 金属焊接结构 合格指示 安装槽 指示板 焊接 检测 本实用新型 固定机构 直角支架 转动连接 杆转动 时指示 下端 涂抹 涂料 两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焊接结构检测结构,包括基座横杆和量角杆,所述基座横杆一端开有安装槽,所述量角杆下端转动连接于基座横杆上方的安装槽内部,所述基座横杆上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示板,所述量角杆靠近指示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指示针,所述基座横杆和量角杆之间安装有限位固定机构。当基座横杆和量角杆分别卡在支架的直角两边时指示针会随着量角杆转动,当指示针指示在涂料涂抹的合格指示涂层内部时,表示此支架的焊接直角合格,同时根据刻度纹也能够精确了解到支架直角的精确角度,若指示针没有能够指示针在合格指示涂层内部,则表示该直角支架焊接不合格,不仅检测方便而且能够提供精准的直角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焊接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焊接结构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金属架在焊接后需要对金属架构之间的直角进行检测是否在合格范围内,一般的检测方式为实用直角尺卡在焊接架构的直角处,然后根据支架之间的夹角与直角尺之间的位置通过经验判断直角焊接部分是否合格,这种判断直角焊接部分容易存在误差,判断方式的成功率也是存在较低的缺陷,所以提供一种金属焊接结构检测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焊接结构检测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焊接结构检测结构,包括基座横杆、量角杆、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所述基座横杆一端开有安装槽,所述量角杆下端转动连接于基座横杆上方的安装槽内部,所述基座横杆上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示板,所述量角杆靠近指示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指示针,所述基座横杆和量角杆之间安装有限位固定机构,所述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之间连接有线绳,所述安装槽内部的基座横杆和量角杆之间安装有扭簧。
此项设置把装置的基座横杆和量角杆分别卡在支架的直角两边,在扭簧的弹力下,基座横杆与量角杆之间的角度弹开为110度后被限位固定机构中的线绳给固定限位住,当基座横杆和量角杆分别卡在支架的直角两边时指示针会随着量角杆转动,当指示针指示在涂料涂抹的合格指示涂层内部时,表示此支架的焊接直角合格,同时根据刻度纹也能够精确了解到支架直角的精确角度,若指示针没有能够指示针在合格指示涂层内部,则表示该直角支架焊接不合格,不仅检测方便而且能够提供精准的直角数据。
优选的,所述限位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连接于一体成型的量角杆一侧和基座横杆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焊接有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
此项设置限位固定机构中的线绳拉紧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使得基座横杆和量角杆之间张开的最大角度为110度。
优选的,所述基座横杆一端和量角杆下端均开有通孔,所述基座横杆一端和量角杆的通孔内部转动连接有销轴。
此项设置通孔和销轴是便于检测时,量角杆可以绕着基座横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指示板为圆弧状结构。
此项设置圆弧状结构的指示板是用于配合可以印制角度刻度纹。
优选的,所述指示板前方印制有刻度纹,所述刻度纹上涂有合格指示涂层。
此设置刻度纹与指示针配合进行度数直角数值,指示板上常规的45度角在印制刻度纹时为90度角,基座横杆与量角杆垂直时,指示针指示正好对准刻度纹上的90度,合格指示层则是根据焊接直角的政府偏差值进行涂抹。
优选的,所述扭簧上方一侧设有与基座横杆一体成型的限位卡块。
此项设置限位块用于限位扭簧在安装槽内部,使得扭簧被限位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座横杆和量角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泰和兴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泰和兴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7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