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塑料零部件生产用注塑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6677.7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6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顾炎;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钧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47;B29C45/74;B29C45/18;B29C45/17;B29C45/72;B08B9/093;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料筒 加料桶 注塑成型装置 塑料零部件 顶部设置 推料电机 注塑料 冲刷 汽车 汽车塑料零部件 喷头 生产 本实用新型 灰尘杂质 快速烘干 水泵循环 清洁 成品率 加热块 螺旋杆 驱动杆 输出端 注塑件 阻隔块 异物 水泵 焊接 抽取 清水 入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上塑料零部件生产用注塑成型装置,解决了现有汽车注塑件生产因原料异物导致废品率提高的缺点,包括注塑料筒、加料桶、水泵和推料电机,所述推料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螺旋杆,所述注塑料筒的外侧设有加热块,注塑料筒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桶,该汽车塑料零部件生产用注塑成型装置在注塑料筒的顶部设置加料桶,利用加料桶一侧的水泵循环抽取清水并利用喷头冲刷加入的注塑料,并利用清洁驱动杆搅拌清洁,从而减少注塑料表面的杂质,提高成品率,冲刷完毕后,打开阻隔块进入加料桶另一侧进行快速烘干后直接导入注塑料筒内,减少灰尘杂质的入侵,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上塑料零部件生产用注塑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汽车塑料零部件在注塑生产成品中常常会出现黑点、杂质的缺陷,其成因在于原料加工时,异物不干净而使成品出现黑点,原料混入色母或带斑点的粉碎料块、料屑,包装、运输、贮藏过程中可能出现杂质混入,它明显特征是原料开包后,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在料颗粒表面有异物、杂质,加料过程中的杂质、异物等,造成废品率提高的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汽车注塑件生产因原料异物导致废品率提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上塑料零部件生产用注塑成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上塑料零部件生产用注塑成型装置,包括注塑料筒、加料桶、水泵和推料电机,所述推料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螺旋杆,所述注塑料筒的外侧设有加热块,注塑料筒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桶,所述加料桶的内部一侧设有清洁仓,所述清洁仓的内部设有清洁驱动杆,清洁仓的顶部四周均安装有喷头,清洁仓的顶端还开设进料口,清洁仓的底部卡接有粗滤网,清洁仓的顶部一侧卡接有轴承,清洁仓通过轴承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焊接有转动杆,所述调节杆的外侧套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末端套接有阻隔块,加料桶的底部内侧还设有细滤网,加料桶的另一侧内部设有两块导板,加料桶的另一侧顶部安装有热风机,加料桶的顶部还开设有排气口,加料桶的底部开设有落料口。
优选的,所述螺旋杆的一端延伸至注塑料筒的内部,且螺旋杆的表面与注塑料筒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延伸至加料桶的底部内侧,水泵的输出端延伸至清洁仓的顶部内侧,且水泵的输出端与喷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洁驱动杆包括驱动杆电机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端套接有毛刷,所述毛刷的表面与清洁仓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加料桶的底部内侧开设有滑轨,所细滤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滑轨对应的滑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延伸至加料桶的顶部外侧,且调节杆的顶端套接有转动杆。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伸缩杆的内壁开设有与调节杆表面螺纹对应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清洁仓一侧内壁焊接有限位板,所述伸缩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板对应的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推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螺旋杆,使螺旋杆表面与注塑料筒的内壁接触,在启动推料电机时能够带动螺旋杆在注塑料筒内推动注塑料经过加热块热熔后挤出注塑料筒外实现注塑操作。
2、利用清洁驱动杆高速转动,并利用水泵抽取加料桶内的清水从喷头中对注塑料进行冲洗,使杂质从粗滤网落在细滤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钧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钧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6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