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5265.1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0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瀚;郭续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东瀚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苗苗 |
地址: | 515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具,具体为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轻松便携的泡茶杯,包括上杯体、下杯体和中空的旋盖,所述旋盖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杯体的杯口和下杯体的杯口,所述旋盖内设置有一个置于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的过滤网。本实用新型具有上下两个杯体,可以将茶叶和热水分别置于两个杯体内,由于所述旋盖中空,使两杯体内空间联通,需要泡茶时,将装有热水的杯体内的倾倒入装有茶叶的杯体内进行冲泡,待适当时间后,再将泡好的茶汤倾倒回原来的杯体内,使茶叶和茶汤分离,不会继续长时间浸泡,既能达到良好的冲泡效果,又轻松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具,具体为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轻松便携的泡茶杯。
背景技术
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冲泡用具也多种多样,近些年来,为了满足人们外出时的饮茶需要,出现了各种便携式保温茶杯、随身杯,这些产品通常是在杯内设置一个固定于杯子内壁的过滤网,将茶叶放置于过滤网以下的空间内,将水注入保温杯后,使茶叶能够浸泡在水中,饮用时,将冲泡好的茶水倒出,同时利用过滤网将茶叶阻隔在杯子内。
然而众所周知,沏茶的冲泡时间和茶汤的色泽、滋味的浓淡爽涩密切相关,茶汤冲泡时间过久,茶叶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质等会自动氧化,降低茶汤的色、香、味;茶中的维生素C、P、氨基酸等也会因氧化而减少,而降低茶汤的营养价值,因此,冲泡茶叶的最佳时间通常只需几分钟。而上述现有的保温茶杯,为了便于携带和长时间保温,茶叶往往要在杯内热水中浸泡较长时间,等温度适宜饮用时,茶汤已浓度过高口感苦涩,这使得茶汤丧失了部分营养价值,口感也大大降低了。
目前市场上的出现的飘逸杯和套杯等产品,虽然解决了茶水分离的问题,但都不够便捷,不适合随身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使用灵活方便、便于控制茶汤浓淡、轻松便捷的茶水分离泡茶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泡茶杯,包括上杯体、下杯体和中空的旋盖,所述旋盖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杯体的杯口和下杯体的杯口,所述旋盖内设置有一个置于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的过滤网。
所述上杯体或/和下杯体中的杯身可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为真空层。
所述旋盖内、与所述上杯体杯口和下杯体杯口的连接处可设置有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可为置于所述旋盖中、分别对应于所述上杯体杯口处和下杯体杯口处的两个密封垫圈。
所述密封结构可为一个固定于所述旋盖内的密封套环,所述密封套环的两个端面分别对应于所述上杯体杯口处和下杯体杯口处,所述过滤网嵌在所述密封套环的中间。
所述旋盖的内壁可具有一圈环形凸棱,所述密封套环可套装在所述环形凸棱上。
所述旋盖上可设置有提手结构,所述提手结构具体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旋盖上的连接孔、和一个安装在所述连接孔上的柔性提手环。
所述旋盖的外壁上可设置有防滑结构。
所述防滑结构可为套装在所述旋盖外壁上的防滑胶圈,所述防滑胶圈的外壁具有条纹结构或颗粒结构。
所述过滤网可为具有若干网孔的平面网板,所述网孔的孔径可为3mm以下。
本实用新型具有上下两个杯体,可以将茶叶和热水分别置于两个杯体内,由于所述旋盖中空,使两杯体内空间联通,需要泡茶时,将装有热水的杯体内的倾倒入装有茶叶的杯体内进行冲泡,待适当时间后,再将泡好的茶汤倾倒回原来的杯体内,使茶叶和茶汤分离,不会继续长时间浸泡,既能达到良好的冲泡效果,又轻松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剖视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东瀚,未经陈东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5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理缺陷病人搬运安全架
- 下一篇:一种PCB板老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