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自动绕线机的脚踏凸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2262.2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9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8 | 分类号: | H01F41/08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64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器 编码器连接 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 支撑组件 半自动绕线机 自动绕线机 产品品质 数字编码 凸轮机构 旋转信息 旋转组件 用户使用 脚踏 绕线 装设 转动 驱动 传递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绕线机的脚踏凸轮机构,包括支撑组件、装设于支撑组件上的编码器、与编码器连接且用于带动编码器转动的旋转组件及与编码器连接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编码器,并设置于编码器连接的旋转机构,通过旋转机构的旋转,带动编码器进行编码,编码器接收到旋转机构的信息后将旋转信息转化为数字编码传递给控制机构,从而通过控制机构对半自动绕线机进行驱动和控制,便于用户使用,简单便捷;能够有效提高绕线的效率及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自动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绕线机的脚踏凸轮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小内径、粗铜线磁环绕线的传统加工工艺都是用手工来作业。传统工艺加工过程,工人操作需要手动转动磁环,脚踩踏拉钩,劳动强度很大,若线径超过3mm的两条以上铜线,人力根本拉不动。而且工人一个磁环绕线后还要后续整理线圈且绕线后产品尺寸偏大,不符合尺寸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绕线机的脚踏凸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绕线机的脚踏凸轮机构,包括支撑组件、装设于支撑组件上的编码器、与编码器连接且用于带动编码器转动的旋转组件及与编码器连接的控制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装设于所述编码器的编码器固定座及用于支撑固定旋转组件的脚踏轴座。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通过轴承穿设于所述脚踏轴座及编码器固定座的脚踏轴及装设于脚踏轴且用于带动脚踏轴转动的脚踏板。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轴的一端与编码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包括与脚踏轴一端连接的连接臂及连接于连接臂另一端的脚踏部,所述脚踏部呈平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与脚踏轴连接的一端的设有用于套设所述脚踏轴的圆环,所述圆环内侧设有第一限位平面,所述脚踏轴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平面连接的第二限位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轴与连接臂连接的一端设有供连接臂穿设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臂穿设于所述连接通孔且远离与脚踏部连接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凸轮机构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框架底板及沿框架底板多个侧边缘向上延伸的框架侧壁,所述支撑组件装设于所述框架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部与框架底板之间设有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板在弹性件外侧设有垫脚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编码器,并设置于编码器连接的旋转机构,通过旋转机构的旋转,带动编码器进行编码,编码器接收到旋转机构的信息后将旋转信息转化为数字编码传递给控制机构,从而通过控制机构对半自动绕线机进行驱动和控制,便于用户使用,简单便捷;能够有效提高绕线的效率及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自动绕线机的脚踏凸轮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自动绕线机的脚踏凸轮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自动绕线机的脚踏凸轮机构一个实施例的脚踏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2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扁铜线的自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半自动绕线机的拉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