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狭缝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1768.1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5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阳;安宁;潘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创谱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3/04 | 分类号: | G01J3/04;G02B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狭缝 孔洞 本实用新型 透光基 遮光层 光谱成像技术 基底表面 薄膜式 基底 堆积 平整 清洁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谱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狭缝元件,包括透光基底,透光基底上设有薄膜式的遮光层,遮光层上开设有孔洞。本实用新型中狭缝元件的基底上无需开设孔洞,不仅加工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还能能避免灰尘的堆积,平整的基底表面也易于清洁,从而能够大大提升狭缝元件的实用性、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谱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狭缝元件。
背景技术
狭缝元件作为光谱仪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缝体的宽度、精度及对称性直接影响光谱仪的性能。现有技术中,通常在金属基底上加工一宽度在0.1mm以下的狭窄而细长的孔洞构成狭缝,这种狭缝元件的加工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另外,由于狭缝的缝宽小,使得狭缝的开口处极易沉积灰尘,这些沉积的灰尘又使得狭缝的透光宽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变化大,而这些灰尘又难以清除,严重影响了狭缝元件的透光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便利且易于清洁的狭缝元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狭缝元件,包括透光基底,透光基底上设有薄膜式的遮光层,遮光层上开设有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狭缝元件的基底上无需开设孔洞,不仅加工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还能能避免灰尘的堆积,平整的基底表面也易于清洁,从而能够大大提升狭缝元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10.透光基底,20.遮光层,21.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狭缝元件,包括透光基底10,透光基底10上设有薄膜式的遮光层20,遮光层20上开设有孔洞21。这样透光基底10上就无需开设通孔,加工简单且加工成本低廉,而且使得透光基底10的表面平整,即使有灰尘沾附在透光基底10上也能方便地除去。薄膜式的遮光层20层厚较小,无法沉积灰尘,就能有效避免灰尘集聚在狭缝开口处使其透光性能下降。
本实施例中,采用真空镀膜的方式在透光基底10的表面加工形成遮光层20,遮光层20采用铬或铬的氧化物制成,遮光层20的厚度为纳米量级。为了有效遮挡光线,保证光谱仪的性能,遮光区域的光透过率应当在1%以下,对应地,遮光层20的层厚应当不小于50nm。另外,受真空镀膜工艺水平的限制,为了便于遮光层20的加工,其层厚应当不大于200nm。优选方案为遮光层20的厚度在100nm左右。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透光基底10采用玻璃制成,透光基底10的透光率在90%以上才能保证光谱分析效果。本实施例中,透光基底10的材质优选编号为BK7或JGS1的等光学玻璃,根据波段范围选择合适的基底材料。受材料特性的影响,透光基底10的厚度远远大于遮光层20的厚度,才能够可靠承载遮光层2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应用其他材质和方法完成狭缝元件的制造。
透光基底10整体呈片状或条板状,与孔洞21的形状相近,既节约用料,也便于狭缝元件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创谱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创谱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1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出用便携式环境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基于手机的便携式多光谱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