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魔芋花粉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81075.2 | 申请日: | 2019-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4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二喜;张军强;谢军;潘娅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42001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晓雪 |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除湿装置 温湿度传感器 箱体内部 温湿度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托盘 花粉采集 魔芋 花粉含水量 花粉贮藏 农业领域 箱体外部 转运 灵活 维修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魔芋花粉采集装置,包括箱体、加热除湿装置、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控制器以及托盘;托盘置于箱体内部底部;加热除湿装置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均置于箱体内部;温湿度控制器置于箱体外部并分别与箱体内部的加热除湿装置以及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仅可以降低花粉含水量提高花粉贮藏性能,而且建设、转运及使用更灵活,维修更方便的便携式魔芋花粉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领域,涉及一种花粉采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魔芋花粉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魔芋杂交品种培育、魔芋有性繁殖繁育生产、魔芋规模化杂交制种、魔芋花粉保健品及花粉类功能食品等领域,魔芋花粉的采集、花粉活性的保持都是极为重要的技术。孙道旺等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魔芋花粉离体收集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切割雄花序、用纸包裹后置于催粉室、来粉后人工取粉,该方法优点是取粉量较多且不会串粉,主要应用在魔芋杂交品种选育领域,然而对于规模化制种、保健型花粉规模化获取来说不仅流程复杂、取粉成本高昂,而且由于花魔芋附属器吐水易导致花粉含水量过高,为延长花粉活性后续会采用真空干燥或添加硅胶等干燥剂降低花粉含水量的操作。其他花粉的采集往往由于作物间农艺性状差异大、花粉发育条件差异大、发育进程差异大而只具有理论参考性,而不具有实践操作性。魔芋花为典型的佛焰花序,由佛焰苞、附属器及肉穗花序组成。大多数魔芋属植物肉穗花序从上到下依次为附属器、雄花序、雌花序,部分种如白魔芋雌雄花序间有过渡的中性花序。魔芋花序发育规律为雌花先成熟,雄花晚成熟1-2天,这种方式导致自然界中同株不育,在腐尸昆虫帮助及晴好天气的配合下结实率能有一定提升,但也很低,学界公认其是异花授粉植物。自然界中,雌花序先成熟,同时伴随着附属器热量释放、腐尸型气味的挥发扩散、附属器吐水等重要的指示性生理现象,这些特有生理增加了腐尸型粪食性金龟属Onthophagus sp.、隐翅虫Staphylinoidea sp.、丽蝇属Calliphoride sp.、麻蝇属Sarcophagidae sp.及蠼螋Labiduridae sp.的访花频率,从而提高了昆虫异株传粉结实率。待雌花序柱头粘液逐渐干枯,柱头可育性逐渐衰退后,雄花序才逐渐成熟,然后在18-30℃温度下慢慢吐粉,持续吐粉5-10h后逐渐掉落于佛焰苞底部,营养丰富的花粉在落到底部半封闭的高湿环境后极易霉变,不仅影响花粉活性,而且易引起底部雌花序柱头霉烂,综合表现为自然结实率低或群体发病严重,最终导致自然杂交实生籽产量低且质量极不稳定。
魔芋花粉常规收集方法是雄花序吐粉后直接用毛刷扫取或粘取花粉或割除附属器后将纸置于花序正下方。该方法存在花粉散失严重收集量过少、花粉中病原菌混杂过多影响后续雌花序的健康发育、花粉湿度过大且活力不足等问题。为克服以上问题,改进的通用型魔芋花粉收集技术一般采用如下步骤:1)切割快来粉的健康魔芋花序,包含附属器及雄花序两个部分。2)将雄花序部分用硫酸纸包好。3)放入设定温度为20-28℃的空调房中催粉1-2d。4)吐粉后,人工取粉。改进技术虽然可以采集到足量的花粉,花粉活性也较好,但也面临如下问题:1)投资高。需要建设专门的催粉房和配备增温的空调。2)能耗高。增温空调运行电费高。3)维护费用高。空调长时间加热运行,极易损坏压缩机,维修费用单次就达到800元。4)收集到的花粉含水量仍然较高、活性保持时间仍然较短。其根本原因在于催粉过程中,花魔芋花序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吐水”生理过程,大量的代谢水经常浸湿花粉,再在较高温度与高湿度的双重胁迫下,花粉活性将较快丧失。5)催粉房中的臭气不但让人难以忍受,还吸引麻蝇、甲虫等腐尸型昆虫,工作环境恶劣。人工敲击、封装花粉等流程也是大多数人避而远之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未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1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水雾栽培施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陆地棉采粉与授粉用人工智能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