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组件和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0950.5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6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顾江娜;许玉林;龚晓冬;张旭;王爱淑;娄豫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568;H01M10/65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水管 换热组件 均温板 折弯 侧边 导热接触 电池包 厚度空间 主板体 压扁 申请 变形 占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组件和电池包,其中换热组件包括均温板以及与所述均温板导热接触的换热水管;所述均温板具有呈U字型折弯的折弯侧边,所述换热水管的一部分嵌于所述折弯侧边的U型槽中、并于所述折弯侧边导热接触。本申请这种换热组件中的换热水管不会占用均温板主板体的厚度空间,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换热水管不会发生压扁变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均温板具有良好的均温作用,其只能保证需冷却物品的温度均一性,而不能将其吸收的热量迅速向外导出。故而,通常设置与均温板导热接触的水冷管来吸收并带走均温板的热量,进而迅速降低需冷却物品(热源)的温度。如需对物品进行加热,则将前述水冷管替换为热水管。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水冷管直接贴靠布置于均温板的一侧板面。
如此设置的弊端在于:
1、水冷管会占用均温板厚度方向的空间,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应用环境中,如电池箱内,水冷管必须做的非常细而且均温板必须非常薄,才能满足装配要求,这不仅带来了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导致均温板和水冷管结构强度降低,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除此之外,过薄的均温板和过细的水冷管会导致阻力损失加大,在造成导热效果变差的同时还会对外部动力源如水泵提出较高的要求。
2、均温板通常要承受在其厚度方向上的、由被冷却物品施加的压力,将水冷管贴靠布置于均温板的侧板面,水冷管也要承重该压力,故而在使用过程中水冷管容易发生压扁变形。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换热组件以及配置这种换热组件的电池包,这种换热组件中的换热水管不会占用均温板主板体的厚度空间,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换热水管不会发生压扁变形。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热组件,包括:
均温板,以及
与所述均温板导热接触的换热水管;
所述均温板具有呈U字型折弯的折弯侧边,所述换热水管的一部分嵌于所述折弯侧边的U型槽中、并于所述折弯侧边导热接触。
本申请这种换热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换热水管与所述折弯侧边焊接固定。
所述换热水管与所述折弯侧边通过结构胶粘结固定。
所述均温板设有至少两块,所述换热水管的不同管段分别嵌入各块所述均温板上折弯侧边的U型槽中。
所述均温板为吹胀式均温板,其内封装有电子氟化液。
所述换热水管为铜管。
所述换热水管与加热设备或冷却设备相连接。
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和收容于所述电池箱内的电池,还包括上述结构的换热组件,所述均温板与所述电池导热接触。
所述电池支撑于所述均温板上方,所述均温板的所述折弯侧边处于所述电池的侧部。
所述均温板的所述折弯侧边沿着所述电池箱内底壁的外缘边延伸布置。
本申请的优点是:
1、换热水管布置在均温板侧边位置,其不会占用均温板主体部分的厚度空间,这样均温板主体部分的厚度就可以做大,制作更加简单,厚度做大,容腔较大,填充工质多,相变潜热大,瞬间热量吸收多,导热效率大大提升。
2、本申请的吸热组件只在均温板侧边部位具有较厚的尺寸,而在大多数应用环境(比如电池包)中,恰好在均温板侧边部位具有富足的安装空间,如此方便了该换热组件的安装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0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吹胀式均温板和电池包
- 下一篇:电池模组和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