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及激光扫描腔体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0627.8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5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润龙;王爱民;江文茂;吴丹磊;胡炎辉;程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6 | 分类号: | A61B1/06;A61B5/00;G02B23/24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腔体 内夹持装置 可变焦式 探测装置 外固定壳体 变焦电机 本实用新型 激光扫描 自发荧光 光路 传导 二次谐波信号 变焦操作 肠胃组织 宫腔组织 激光信号 人体腹腔 上下移动 输出脉冲 细胞成像 相对移动 荧光信号 体细胞 内置 体腔 口腔 采集 驱动 激发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及激光扫描腔体内窥镜。其中,上述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包括内设置变焦电机的外固定壳体和内夹持装置,变焦电机驱动内夹持装置相对外固定壳体上下移动,内夹持装置内置有接收并传导输出脉冲激光信号至待测生命体腔体细胞内自发荧光物质的第一光路和采集并传导自发荧光物质被激发产生的荧光信号和二次谐波信号的第二光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及激光扫描腔体内窥镜通过变焦电机实现内夹持装置和外固定壳体的相对移动,使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进行变焦操作,获取人体腹腔肠胃组织或口腔、宫腔组织等不同深度的细胞成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激光扫描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及激光扫描腔体内窥镜。
背景技术
胃肠道恶性肿瘤是诱发发达国家人群患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并且近些年来该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根治性切除术,但具体实施外科根治性切除术时需要确定该手术切除的具体范围,因此在进行手术前,需要了解肿瘤的良恶性、浸润深度、转移情况以及切缘有无癌残留等。因此术前胃肠镜下活检对于胃肠道肿瘤组织学诊断是一项很重要的诊断证据。并根据瘤体大小、生长位置、浸润深度等,将胃癌的术式分为胃全切、胃次全切、部分胃切除术以及内镜下粘膜或粘膜下切除术等。
而目前胃肠镜下活检通常以胃肠镜为基础,以CT、MRI等为辅进行影像学成像,或以传统的白光腹腔镜或内窥镜对许多胃肠疾病进行评估存。
但以胃肠镜为基础,以CT、MRI等为辅进行影像学成像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比如在操作中容易导致肠管或瘤体出血、需要人工牵拉或挤压、在胃肠镜不能通过肠管时,进行反复内镜活检以致时间耽搁,如果引发严重出血还需要额外急救止血等操作非常不便。因此,就目前的胃肠道辅助探测技术来看,急需一种新的胃肠道肿瘤探测装置,以原位实时、方便的探测不同深度的胃肠道组织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及激光扫描腔体内窥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包括:
外固定壳体和内夹持装置,所述内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固定壳体内,所述外固定壳体内侧设置有变焦电机,用以驱动所述内夹持装置相对外固定壳体上下移动,所述内夹持装置内设置有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其中:
所述第一光路用于接收脉冲激光信号并传导输出所述脉冲激光信号至待测生命体腔体细胞内的自发荧光物质;
所述第二光路用于采集并传导所述自发荧光物质被激发产生的荧光信号和二次谐波信号。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非线性激光扫描腔体内窥镜,包括:
荧光收集装置、扫描采集控制器、飞秒脉冲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所述荧光收集装置和所述光纤耦合模块均与所述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光纤通信连接,所述荧光收集装置和所述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均与所述扫描采集控制器电连接,其中:
所述飞秒脉冲激光器,用于输出脉冲激光信号至所述光纤耦合模块;
所述光纤耦合模块,用于耦合所述飞秒脉冲激光器输出的所述脉冲激光信号,并传输所述脉冲激光信号至所述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
所述荧光收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传输的所述荧光信号和所述二次谐波信号后,分别转换所述荧光信号和所述二次谐波信号为相应的电信号;
所述扫描采集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可变焦式腔体内窥镜探测装置中的扫描振镜对所述脉冲激光信号进行扫描,以及同步采集所述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0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