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式挤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79987.6 | 申请日: | 201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0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申乾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285 | 分类号: | B29C48/285;B29C48/27 |
| 代理公司: | 34142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加宽 |
| 地址: | 23650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箱 连接杆 导流板 排气端 第一管道 活动连接 倾斜向下 分离网 集尘罩 箱内壁 上端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链条连接 吸尘风机 回流管 挤出机 排气管 除尘 料斗 扇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式挤出机,包括集尘罩、分离箱和吸尘风机,所述集尘罩上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分离箱连通,所述分离箱通过回流管与料斗连通,所述分离箱排气端设有相连通的排气管,所述分离箱内部的上端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一管道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若干固定连接的扇叶,与分离箱排气端相对一侧的所述分离箱内壁上设有倾斜向下的第一导流板,所述分离箱排气端上设有倾斜的分离网,位于分离网底部一侧的所述分离箱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且倾斜向下的第二导流板,位于第二导流板上方的所述分离箱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轮,所述第一连接杆外侧与第二连接杆外侧通过链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式挤出机。
背景技术
挤出机是在原料粉末里添加水或适当的液体,并进行不断的搅拌。将搅拌好的材料,用高挤出压力从多孔机头或金属网挤出。挤出机的发展经历了柱塞式挤出机、螺杆型热喂料挤出机、普通冷喂料挤出机、主副螺纹冷喂料挤出机、冷喂料排气挤出机、销钉冷喂料挤出机、复合挤出机等阶段。
挤出机的料斗通常采用开放式的漏斗结构,在装料过程中,粉状物料直接从物料桶中倒入料斗中,这个过程会使大量的粉状物料从开放式的料斗中溢出,会产生许多灰尘、扬尘,虽然现有的技术中采用了集尘罩对灰尘进行吸收,但是集尘罩的吸附效果差,不能有效的将灰尘统一收集,灰尘依旧能泄露,而且有些集尘罩在使用时,距离太近容易将料斗内的物料吸附出来,从而造成原料的浪费,因此,集尘罩在吸附时,原料回流利用也是尤为重要的,能有效的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除尘式挤出机,能够有效的对挤出机产生的灰尘以及异味进行吸附去除,保证了工作车间内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吸附后,原料与气体能够有效的分离,原料能够回流至料斗内,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式挤出机,包括集尘罩、分离箱和吸尘风机,所述集尘罩下端开口罩设在料斗的正上方,所述集尘罩上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分离箱连通,其中,所述集尘罩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相连通且长度可伸缩的伸缩管,所述吸尘风机固定设置在第一管道中,所述分离箱通过回流管与料斗连通,所述分离箱排气端设有相连通的排气管,所述分离箱内部的上端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一管道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若干固定连接的扇叶,与分离箱排气端相对一侧的所述分离箱内壁上设有倾斜向下的第一导流板,所述分离箱排气端上设有倾斜的分离网,位于分离网底部一侧的所述分离箱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且倾斜向下的第二导流板,位于第二导流板上方的所述分离箱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轮,所述第一连接杆外侧与第二连接杆外侧通过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管由伸缩内管和伸缩外管组成,所述伸缩外管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依次穿过调节块和伸缩外管将伸缩内管固定,所述且调节轴外侧设有调节转盘。
优选的,所述集尘罩下端开口大于料斗的上端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板采用具有良好弹性的钢板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板位于第一连接杆底部,且第一导流板底部的高度与分离网中部平齐。
优选的,所述链条设于分离箱外侧,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一端均穿过分离箱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伸缩管的设计,能够根据需求调整集尘罩的位置,满足不同的进料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9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