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8374.0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4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66 | 分类号: | B03C3/66 |
代理公司: | 33102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王莹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保险丝 触脚 爬电 静电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爬电距离 导通 核心部件 间隔设置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包括框架以及具有不同极性的第一极板、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框架上,还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导通第一极板的第一触脚和用于导通第二极板的第二触脚,所述第一触脚与第二触脚相连接,所述第一触脚和第二触脚之间的爬电距离小于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在框架上的爬电距离。本实用新型的静电净化装置在使用时,即使发生爬电的情况,首先会在保险丝上发生爬电的情况,避免在安装第一极板、第二极板的框架上发生爬电,保险丝发生爬电后进行更换即可,该保险丝的成本低,同时能够保护对静电净化装置中核心部件的损坏,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式的静电净化装置现在普遍的使用于各种电器中,使用在空气净化器中可以用于除尘,使用在吸油烟机中可以用于吸附油烟,进而达到净化的效果。而静电净化装置中的不同极性的极板间的爬电问题直接影响到使用的安全性。
授权公告号为CN206617998U(申请号为201720340522.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静电模块及油烟机》,其中公开的静电模块包括外框、多个第一电极板和多个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彼此平行且间隔地安装在外框内,外框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外框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通槽,各个通槽分别位于彼此相邻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如此增加了彼此相邻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爬电距离。该静电模块中通过通槽增加了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爬电距离,来延长该静电模块的使用寿命,但是虽然增加了爬电距离,但是仍然不可规避爬电的情况,而一旦发生爬电,则在固定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外框上则会留下碳化痕迹,很难复用,而该外框作为静电模块的核心部件成本高,相应用户在使用时更换外框的成本也会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在静电净化装置的核心部件上进行爬电,能够转移爬电位置而大大减小爬电部件更换成本的静电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包括框架以及具有不同极性的第一极板、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框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导通第一极板的第一触脚和用于导通第二极板的第二触脚,所述第一触脚与第二触脚相连接,所述第一触脚和第二触脚之间的爬电距离小于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在框架上的爬电距离
为了有效控制保险丝的爬电距离,所述第一触脚和第二触脚的内壁连通面上设置有吸油吸水件。
结构简单地,所述吸油吸水件为吸油吸水条,所述第一触脚和第二触脚内壁的连通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吸油吸水条的凹槽。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触脚连接在第一极板上,所述第二触脚连接在第二极板上。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触脚连接在第一极板顶部上,所述第二触脚靠近第二极板顶部设置。
为了方便保险丝在极板上的快速安装,所述第一触脚向内弯折形成有弯钩部,所述第一极板上设置有能供弯钩部卡入的卡孔,所述第二极板上具有供第二触脚置入的凹槽。
为了有效控制第二触脚与第二极板之间的距离,以方便控制两者的接触情况,进而在保证保险丝使用的可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延长保险丝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触脚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触脚分别位于第二触脚的两侧,两个第一触脚分别连接在第二触脚导通的第二极板相邻两侧的第一极板上。
为了尽可能的加长第一触脚和第二触脚之间的爬电距离,所述第一触脚和第二触脚的末端拱起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L≤0.5L0;其中L表示所述第一触脚与第一极板接触的位置至第二触脚与第二极板接触的位置之间的连通面路径最短距离,L0表示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在框架上的最短爬电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8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